每次遇到各种重大灾难的时候,网上总会爆出各种公众人物的捐款名单,一般都是企业家,明星,网红等高收入人群。那么这些公众人物是否是自愿的献爱心呢?我愿意相信大部分人是自愿的,不排除也有一部分是被道德绑架的,有些捐款少或者不捐款的,还会被广大网民进行网暴。
道德绑架似乎是一个贬义词,道德绑架本身也是不被提倡的,但抛开本身的道德意义之外,有些情况下对社会也并不全是负面影响。
作为公众人物,特别是大众认知的高收入公众人物,名气本身是具备经济价值的,而这种价值是可以提升效益的,既然得到这种效益,就无可避免的承担相应的风险。
当然,这个说法并不是提倡道德绑架,只是单纯在社会利益层面看,如果没有这种对道德绑架的恐惧,是不是会有更多的高收入名人选择不捐款呢?因为在他们个人层面,也是自己努力劳动换取的,不需要捐献给别人。由此来看,为大部分人的利益,从而损失小部分人的利益,这就像是“电车悖论”,无法从客观上评判。
网暴并不是值得提倡的行为,因为大部分网暴者的意图是出于“仇富”心态,而这种心态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历史上经历过太多劫富济贫的事件,又或者“为富不仁”的固有思维太过深刻,让普通人潜意识里对富人有敌视。
在大众层面这都还能理解,毕竟牺牲个人,求助大众,价值交换也说得过去。但在一些小的群体层面,这种道德绑架就有些难以接受了,比如校园、单位有时也会搞些捐款活动,还故意把捐款金额榜单列出来,这就相当于变相逼迫,做领导的,收入高一点的,被迫就更明显。如果哪个员工捐太多,就会有些条件相近的吐槽,如果领导或者业绩好的业务员捐太少,也会有人吐槽,整个事情下来,人人都不舒服。如果被捐助者也是同单位,那么他也可以看到公开的榜单,不知道面对上面的金额,会作何感想?人心是复杂的,有些好事,操作不好就会得到坏的结果。
有些企业负责人可能是出于真心的希望帮助别人,而有些老板的炒作意味就过于明显,自己没捐多少,还巴不得全网宣传,实在让人……
善良也需要通过积极的方式提倡,不要让善良沦为获利的工具,希望道德绑架不要成为团体中的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