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棋院于2025年5月7日公布的最新版《围棋竞赛规程》对“死子放置规则”进行了调整,将原有的“两次违规直接判负”改为“两次‘注意’后判罚1目”。这一调整被部分舆论解读为“为柯洁事件改规则”,但结合事件背景和规则细节来看,韩方的修改更偏向于“以退为进”的策略性调整,而非彻底妥协。以下是具体分析,仅是个人见解:



一、规则调整的背景与内容

1. 争议事件回顾:

在2025年1月的第29届LG杯决赛中,中国棋手柯洁因两次未将提子放入棋盒盖,被韩方裁判依据原有规则判负。中方认为裁判介入时机不当且处罚过重,最终柯洁退赛,韩国棋手卞相壹夺冠。此事引发中韩围棋界对规则统一性和裁判机制的争议。

2. 新规核心变化:

处罚力度降低:原规则规定首次违规罚2目,第二次直接判负;新规则改为首次违规判“注意”,累计两次则判“警告”并罚1目,取消直接判负条款。

放置方式细化:允许将死子放在桶盖周围(需对手可见),增加灵活性。



二、是“为柯洁改规则”还是“以退为进”?

1. 表面让步:缓和争议压力

新规降低处罚力度,确实回应了中方对“判负过重”的批评。韩国棋院运营委员会在2月会议中已决定修改相关条款,表明其试图减少因规则争议对国际赛事形象的影响。

2. 实质坚持:保留规则主导权

未解决核心争议:中方核心诉求包括裁判介入时机的规范和国际规则统一,但韩方未对此公开回应。新规仍坚持“死子必须明确放置”的原则,仅调整处罚层级,未改变规则逻辑。

规则解释权仍属韩方:韩国继续通过主办赛事推广其规则体系,例如LG杯等赛事仍采用韩国规则。此次调整更像是对技术细节的修补,而非根本性妥协。



3. 战略意图:维护本国规则权威

韩国此次修改被部分分析认为是以“退一步”换取“进两步”,即通过小幅让步平息争议,同时维持对围棋规则的话语权。例如,中国围棋协会虽宣布不组队参加LG杯,但未全面抵制韩国赛事,韩方仍掌握国际赛事主导地位。

三、争议暴露的国际规则问题

1. 规则不统一:中、日、韩三国规则差异(如数目法与数子法)导致判罚标准冲突。柯洁事件凸显了国际赛事中“东道主规则优先”的弊端。

2. 缺乏争议解决机制:中方曾就判罚申诉但未获回应,反映国际围棋治理机制的缺失。中国围棋协会呼吁通过此事件推动规则统一,但目前进展有限。



结论

韩国棋院的规则调整更多是策略性缓和矛盾,而非实质性让步。其通过降低处罚力度缓解舆论压力,但仍坚持本国规则体系的核心逻辑,并试图巩固在国际赛事中的主导地位。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推动围棋规则的国际统一和建立公正的争议仲裁机制,而这需要中、日、韩等多方长期协作。

原创不易,如果这篇文章带给您启发,不妨点赞收藏和分享,让更多爱好围棋的朋友看到,为他们解决学习围棋上的困惑,也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独特的观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