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5月8日,记者从“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川羌族自治县专场发布会上获悉,北川围绕“大禹文化”的保护传承,采取对“禹迹”建档守护、开办大禹讲堂、文物展示、祭禹活动等措施,推动大禹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北川县文广旅局局长 熊英
北川县文广旅局局长熊英介绍,北川是大禹诞生地,拥有各类遗迹遗存30余个,更有李白、颜真卿所书“禹穴”题刻和扬雄“石纽”题刻,获评“大禹文化之乡”。
2024年6月,国台办新闻发言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暑期将至,我们热烈欢迎台湾同胞特别是台湾青少年到大陆来,在大禹故里四川北川听听大禹治水的故事”。
熊英介绍,北川是中国先秦史学会禹羌文化研究基地、四川省大禹研究会驻地、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基地。此前,北川联合浙江绍兴、安徽蚌埠、山东禹城等禹迹地发布《北川宣言》,缔结禹迹地联盟,让北川大禹名片更加响亮。
值得一提的是,北川对石纽、禹王庙等文化遗迹“建档守护”,并打造“羌族记忆数据库”,数字化大禹文化内容。如今在北川,一张张印有二维码的“禹羌文化故事”招贴画随处可见,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了解大禹治水故事。
北川还通过开办“大禹讲堂”,普及禹羌文化,讲好北川故事。定期开展的“全国禹羌文化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推动大禹精神持续转化。目前,北川已出版《大禹传说》等100余本资料集,刊印了《禹风》等禹羌文化读物,收集整理近20万字的大禹传说故事。
此外,北川“破次元”传播大禹文化,发布“少年禹”超级IP,制作原创动漫《少年禹传奇》,并通过IP授权,30余家企业开发文具、民族服装等大禹系列产品100余款,年产值超2000万元。
熊英介绍,目前,北川开展大禹文化展示传承,展陈3000余件大禹文化文物,每年吸引超20万人次研学,当地举办的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六月六“民间大禹祭祀”等活动,吸引海峡两岸众多客人来到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