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汉蹲在屋檐下,盯着翻涌的黑云直吧嗒旱烟。檐角滴落的水珠子越来越密,他突然跳起来往田里跑——小满刚过,地里的玉米苗才蹿到膝盖高。
手机在裤兜震个不停,村群里全是拍暴雨的视频:豆大的雨点砸在塑料大棚上,像有人举着石头使劲砸。中央气象台的预警说得明白,这轮暴雨从江淮泼到华南,安徽湖北江西这些产粮大省全被圈了进去。
局地一小时能下80毫米雨,比往年整月的量还多,更别说还夹着11级雷暴大风,碗口粗的树都能拦腰折断。张老汉跑到地头时,玉米秆已经歪了一片,叶子上还挂着冰疙瘩——竟有人拍到拇指大的冰雹砸在菜叶上,砸出一个个窟窿。城里的人操心内涝堵车,庄稼人却盯着地里直叹气。
去年秋涝刚让晚稻减产,这回眼看着春玉米要拔节,又赶上这么场狠雨。
村东头老李的大棚更惨,塑料膜被大风撕成碎条,刚移栽的辣椒苗全泡在水里,根须都泛了白。"这天气越来越摸不准脾气了。"村支书在大喇叭里叹气,说镇政府发了通知,让赶紧挖排水沟、加固大棚。
可有些散户犯难:买防雹网要花钱,雇人抢收又找不到劳力,万一雨再下两天,地里的庄稼真要"泡汤"了。更有人发现,周边河道的水位涨得比往年快,山区的土质还松,万一闹起滑坡,连房子都跟着揪心。气象专家说这叫"异常强对流",可老百姓不懂这些。
他们只看见天气预报里的暴雨带像块黑抹布,在地图上晃来晃去,从江南擦到华南,迟迟不肯挪窝。
田里的积水漫过田埂时,张老汉蹲在泥水里扒拉玉米秆,突然发现好些苗的根部已经开始腐烂——涝根比旱情还难治,闹不好要绝收。网上开始流传各地受灾的视频:江西老表在齐腰深的水里抢收蔬菜,广西的果农抱着被大风刮落的果子直抹泪。
有人抱怨预警发得早,可防范措施跟不上;有人疑惑,为啥近几年极端天气越来越多,是不是老天爷在"发脾气"。农业站的技术员赶来田里时,裤腿全是泥,他蹲下来扒拉泥土说:"关键得抢时间排水,叶面肥赶紧跟上,多少能救一点是一点。
"这场雨从8号下到9号,雨带南压时,广东广西的稻田又绷紧了弦。老辈人说"五月怕连阴",可如今的连阴雨带着雹子和狂风,完全不是往年的阵势。张老汉看着逐渐放晴的天,心里却没松快——天气预报说下周还有一轮降水,刚抢救回来的庄稼,能经得起折腾吗?
城里的气象预警还在更新,乡村的田埂上全是脚印。
有人在朋友圈晒出被冰雹砸烂的庄稼,配文"老天爷给的考验,咱得接住";也有人嘀咕,要是保险能赔得多些,补种的钱就有着落了。
这场强对流留下的,不只是地里的狼藉,还有庄稼人对天气的新担忧:靠天吃饭的老理没变,可这老天爷的"脸色",咋就越来越难琢磨了?
临了,张老汉把歪了的玉米秆一棵棵扶起来,用细绳子绑在竹棍上。他望着远处泛白的云层,自言自语:"收成多少看天,可咱不能等着天来救。
"这话在田埂上飘着,混着潮湿的泥土味,成了许多庄稼人心里的执念——跟老天爷打交道,总得留几手准备,才不至于被打得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