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选调生称作天选公务员,认为一个大学生在考虑考公之前就应当考虑选调生。不过,选调生的条件是十分苛刻的,首先就严格卡着学生的学历门槛,必须得是985高校或者极少数顶尖211高校的才行。
但即便如此,选调生在经过重重选拔之后,还是难免会遇到一种无奈的情况,就是存在一种概率极低、可谓万里挑一的情况,但这种概率可不是什么好事,并不是说幸运地把这个学生选上去,而是恰好倒霉地选中这个学生并把他刷了下去。
江西选调生撞上“万分之一”概率,政审合格仍被刷,圈内人说出实话
一位同学在网上晒出了一张满是遗憾的截图。只见有一位考公的负责人通知他:“很遗憾,在对你的成绩排名以及综合鉴定之后,我们通知你,你并没有被录用。”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一些关键信息,他参加的是江西省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并且还是一名选调生。
估计也正是因为是选调生,待遇特殊,所以老师直接加了他好友进行沟通。于是,这位同学理所当然地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一开始考试方面可不是这样告诉他的。
没说要按照面试成绩进行排名。这是否有违公平呢?原来面试成绩排名只是一个参考,并非决定性因素,主要依据的是考察情况。那么决定性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这位同学十分不理解,毕竟他的政审都顺利通过了,可为啥还被刷下去了呢?
老师自然也不能说得太露骨,只是说决定性的因素就是政审考察情况以及查阅档案的情况,这么说来,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了。经过圈内人的一番点拨,大家才发现原来这种情况就是万分之一概率的选调,基本上是差额政审的情况。
这个概念挺有意思,就像国考中央岗位以前也是面试完了还要进行二进一,也就是说即便人家找你政审,也不一定意味着政审通过后你就肯定能被录用,差额政审就在于它必定是要刷下几个人的。
一般情况下,可能考生们竞争极为激烈,实在没什么排名可比了,于是就拿档案的优秀程度作为最后一项决定性的考察因素。之前山东有一个女同学考省直的岗位,最后以综合成绩第二名,本来以为没希望了。
结果第一名的男生因为没入过党,并且是企业身份,所以没通过政审。而这个女同学接到录取通知时都懵了,因为她当时认定自己上不了岸,已经在旅游了。
考公时的“极小概率情况”,跟萝卜坑有关系吗
这件事又给我们提了个醒。那就是你的履历优秀程度同样会影响考公的成败,选调生更是如此。那大家到底要怎么规避这种情况呢?首先,不用太过害怕,毕竟万分之一的概率不可能轻易落到一个普通人头上。
不重要的一些小岗位当然也不会搞这种差额政审,而且现在差额政审似乎也越来越少了。再加上在大学阶段,只要你能顺利入党,或者成为一名积极分子,把自己的“段位”提到最高程度,基本上在政审的时候也不会存在什么明显的落差,那就稳了。
另外,在考试之前一定不要嫌麻烦,尤其是第一次考一个新的岗位时,要把考试的细则看得清清楚楚,很多消息都会提前告知的,哪怕是一些出现概率很小的情况也会告知。
把这一点看清楚了,自己心里就有了个底儿,哪怕以后真的碰到了这种意外事件,也不要过于遗憾,因为这并不是考生的问题,而恰好是时机的问题。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