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通讯社电(记者耿玲/通讯员王子铭)在大连市甘井子区中华路街道华国社区,社区党委书记苗蓓蓓用一次次行动,为独居老人点亮心中的温暖之光。
2025年5月6日17时40分,苗蓓蓓的手机急促响起。辖区居民焦急地求助:“书记,我家旁边六楼三号邻居家老人被锁在门外,半倚在我家门上,我出不去,怕开门伤到老人!”苗蓓蓓迅速行动,查看社区台账发现六楼三号居住的是年轻一家三口,并无老人。她立即致电六楼三号核实,确认情况后,通知楼长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查看并看护老人,同时请报警居民尝试拍摄老人照片以确认身份。因老人背对房门无法拍到正脸,苗蓓蓓焦急等待。五分钟后,楼长来电确认老人是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前楼王姓独居老人,并与家人将老人安全送回。这只是华国社区处置独居老人突发状况的一个缩影。
今年五一前夕,苗蓓蓓接到一通饱含感激的电话:“苗书记,我华中街的房子卖出去了,事情圆满解决,太感谢你这近一年的帮忙!”而这通感谢电话背后,有着一段令人动容的故事。
2024年8月11日晚,华中街楼长向苗蓓蓓反映,已近三天未见到独居老人,白天敲门无人,傍晚却见屋内有灯光,但再次敲门仍无回应。苗蓓蓓多次致电老人无果,联系片警也无法取得联系,众人忧心老人遭遇不测。辖区片警陈警官决定破门而入,苗蓓蓓当即带领工作人员赶赴现场。门开的瞬间,令人痛心的一幕出现—老人已在家中离世。
由于老人生前抗拒透露家庭状况,亲属信息空缺,且为外省市户籍租客,派出所也无其亲属登记信息。面对这一棘手情况,华国社区迅速行动。一方面将情况上报中华路街道请示处理;另一方面走访居民、联系房主,寻找老人家属线索。在街道指导下,苗蓓蓓联系红白理事会先行处理后事,同时多方寻找家属。片警将老人手机送分局破译,苗蓓蓓安排社区人员与老人户籍所在地内蒙古包头市的派出所、关联社区、街道、退管中心、社保局等逐一联系。经过不懈努力,在包头市退管中心协助下,终于与老人在包头住院的姐姐齐女士取得联系。考虑到齐女士及家人的实际困难,苗蓓蓓协调各方资源,在老人家属抵达后,协助妥善办理后事。家属深受感动,为社区送上锦旗。此后,房主因租客离世想卖房却力不从心,苗蓓蓓又帮忙联系房屋中介,推动房屋买卖事宜顺利完成。
在华国社区,80岁以上独居老人有10余人。许多老人因体谅儿女工作忙碌或在外地,不愿透露亲属信息,坚持“自己行”,不愿给儿女添麻烦。为此,华国社区将“华彩家园”自治模式融入服务,针对独居老人设立守望“1+1+N”工作机制,即一名楼长加一名志愿者负责一栋楼的N名独居老人,做到三天一见面、一周一入户,并与片警紧密配合,尽可能提前掌握老人亲属信息。
心里时刻装着居民,依据辖区情况制定系列预案,让独居老人在突发状况时能得到及时救助,已成为华国社区的日常工作。苗蓓蓓和社区工作人员用爱与责任,守护着每一位独居老人,让温暖的光芒照亮他们的生活。
责任编辑:李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