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
是不少人日常如影随形的 “伙伴”
的哥小葛是个 “老烟枪”
烟龄不短,烟瘾特大
一天不抽烟就浑身难受
这个如影随形的 “伙伴”
却悄悄给健康埋下了巨大隐患
他被确诊患上了膀胱癌
膀胱癌可不是小毛病!
膀胱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其中黏膜层细胞属于上皮组织,当这些细胞发生癌变,就成了膀胱癌。
膀胱癌可不是小毛病
在全球肿瘤发病率排名中位居第九位
全球发病率约为9/10万人
死亡率约为4.1/10万人
尽管早期膀胱癌的治愈率在80%以上
中晚期也有30%~50%
但治疗过程痛苦又漫长
从“致命”到“治病”
膀胱癌治疗到底经历了什么?
对抗膀胱癌,人类一直在努力
膀胱癌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出现
就已经存在的疾病
但是在现代医学出现之前
人类对其认知十分有限
治疗也仅限于针对其
“无痛尿血”的症状
直到内窥镜的发明
人类才终于意识到
原来膀胱,也会患癌
马克西米利安·尼采和膀胱内窥镜
(图片来源:网络)
小知识
1876年,德国医生马克西米利安·尼采,发明了膀胱内窥镜。
1877年,他和助手又完善了膀胱镜,实现可视化诊断,并用内镜法辅助完成了150例膀胱癌切除手术。(但是当时的手术技术十分不成熟,即使到了20世纪30年代,膀胱癌手术的致死率仍然高达39.5%)
1945年,医学家发现了在尿沉渣涂片中可以找到脱落的癌细胞的方法,从而诊断泌尿道肿瘤。目前,该方法仍然是膀胱癌的常规诊断手段之一。
1978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开发的药物首次用于睾丸癌和膀胱癌的治疗,开启了膀胱癌药物治疗的化疗时代。
部分患者由于年纪过大或合并其他疾病等原因,无法实施手术。化疗也是相对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化疗仍存在较大的副作用:
1
免疫系统抑制,白细胞减少(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加感染风险。
2
化疗药物刺激胃肠道或中枢神经,出现呕吐或肠胃不适相关。
3
部分药物可损伤心肌细胞,引发心悸、胸闷,甚至心力衰竭,也可能引起肝肾功能损害。
4
肢端麻木、感觉迟钝,中枢神经反应包括头痛、失眠,需调整药物剂量或使用营养神经药物。
随着医学的发展
膀胱癌治疗技术突飞猛进
但为什么还是让人“想弃疗”?
部分切除易复发,全切除生活不便……
膀胱癌的发病率在众多肿瘤疾病中,并不算高,但是它的复发率极高,1年内复发率可达20%~30%。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率约为70%。每一次复发除了疾病的折磨,患者都要再经历一次治疗的痛苦。
由于膀胱癌复发率极高,即便保留膀胱,患者仍然胆战心惊,担心复发,膀胱甚至整个生殖器官都有被摘除的风险。
对于侵犯膀胱肌层的膀胱癌患者,或者高危浅表膀胱癌患者来说,他们需要切除全部膀胱。
约25%的膀胱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存在肌层浸润或远处脏器转移。然而,人类的尿液是24小时不断产生的。
膀胱切除了,如何存尿和排尿呢?
目前,绝大多数膀胱全切除手术需要进行尿流改道,甚至有患者需要连同部分生殖器官一并切除。全切术导致性功能损伤,部分患者因无法适应造口护理或心理压力,出现社交退缩与抑郁情绪。
(图片来源:网络)
还有部分患者
需要终身携带尿袋
定期前往医院更换
不仅麻烦,增加经济负担
携带尿袋所散发的味道
也对患者造成生活和心理方面的困扰
“有尊严的治疗”成为无数膀胱癌患者最真切期盼。能否通过技术手段,再“造”一个膀胱?能否不挂尿袋?能否保护患者最后的尊严?
我院泌尿外科一直在探索以上问题的最佳解,他们成功了吗?周四晚8点,锁定总台央视财经中国好医生。
敬请期待,直播大幕即将开启
来源:央视财经中国好医生
责编:黄睿、房诗婷
初审:刘文琴
审核:欧阳霞、任毅
审核发布:杨建林
好看的话,不妨点击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