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政府办公厅通报2024年度省政府部门对照学习沪苏浙“二十佳”案例,省药监局“建立医药创新柔性服务工作站 提供‘面对面’帮扶”入选。
为近距离服务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和聚集区企业,省局对照学习江苏省深化对接服务、推动生物医药领域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举措,结合省情实际,在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布局建设医药创新柔性服务工作站,通过提供高效精准的“面对面”服务,努力解决生物医药企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问题,为推动全省医药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布站点,聚点成网强联动。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采取市级申报、省级认定、合作共建方式,把医药创新柔性服务工作站布局在省内重点医药产业集聚区。着力构建“国家级专家指导+省级精准服务+就近柔性服务”三级联动服务机制,以“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的主动作为,为药械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技术帮扶、资料预审、风险排查、项目跟进等个性化柔性服务。目前已在合肥、滁州、黄山、亳州、宿州等市建设柔性服务工作站8个,阜阳、淮南、芜湖、蚌埠、安庆等市6个柔性服务工作站正在加快筹建中。
二是强能力,精准服务解难题。秉持“建成不等于建好,有人不等于有效,有量不等于有质”理念,明确医药创新柔性服务工作站建设的标准和程序,严格实施“准入-指导-考评”全流程管控,工作站现有人员已全部在省药监局完成6个月跟班学习并通过考核。滁州顶汊柔性服务工作站在辖区一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预审评过程中,精准模拟检查程序,提前发现并及时解决6个质量管理体系问题,获批时限提前了8个月。截至2024年底,各工作站共举办培训50余次,服务企业1500余家次,接待企业来人来电来函咨询687次,解决企业困难问题258个。
三是组专班,上门纾困促发展。针对医药创新柔性服务工作站“柔性”强但“刚性”不足的实际,依托全省药械审评专家智库资源,及时组建全省重点医药产业园区服务专班,问需于企、靠前纾困,前手“摸脉”,后手“发力”,成立专班智库,集中统一上门指导,积极赋能园区发展。通过专班上门服务,地处黄山的安徽百诺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交注册检验申请仅半年时间,便获批两张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024年,省药监局共开展专班服务5次,邀请专家13人次,收集并现场解答企业疑难问题47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