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孙翼飞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夜色渐浓,华灯初上。随着舞台剧故事情节的层层递进,李叔同的《送别》歌声响起,台上演员带着观众一同穿越时光,感受家国情怀。
《今夕东丽湖》演出现场,气氛热烈。人民网记者 孙翼飞摄
这是天津首个湖岸沉浸大戏《今夕东丽湖》的动人一幕。演出以“海河之子李叔同,天津永远的骄傲”为核心主题,依托东丽湖自然景观,用李叔同传奇一生的叙事主线,创新构建了“四幕轻演艺+湖岸大秀+游园津梦街区”的立体体验场景,融合光影艺术、装置艺术、多媒体互动及民国风情街区,以文化为魂、科技为翼,为游客打造一场“可游、可观、可购、可娱”的津门文化盛宴。
“《送别》这首歌陪伴了我大半辈子,今天特意带着外孙过来看。”演员谢幕后,游客李阿姨仍沉浸其中,意犹未尽,“没想到小时候学的歌曲,今天变成了一部舞台剧,太感人了。”
《今夕东丽湖》演员谢幕。人民网记者 孙翼飞摄
散场后,游客们摩肩接踵,漫步民国风情街区。初夏晚风拂面,街区一步一景,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
民国风情街区的演员表演节目,并与游客互动。人民网记者 孙翼飞摄
自今年4月19日首演以来,《今夕东丽湖》的1000张观众座位,每场都座无虚席。这种能共情、可沉浸、有互动的文旅融合新场景,也展示出天津都市型、年轻态、人文韵的文旅新风范。
将舞台剧搬到湖边,此前,天津并没有先例。《今夕东丽湖》的湖畔艺术灵感何来?
东丽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嵩回忆起《今夕东丽湖》的由来:2023年,由区领导带队,区投资促进局、文旅体局、东丽湖街道主要及相关负责同志构成的东丽区招商团队开始奔赴全国各地寻求优质项目。经过了几个月的学习和调研,招商团队将目光锁定了《今夕共西溪》。
《今夕共西溪》以杭州西溪湿地当地故事为背景,讲述了伟大而浪漫的爱情故事。“东丽湖有类似的天然环境,这个思路可以借鉴,但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IP。”李嵩说。
东丽湖街道在与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后,历经1年时间,共同创作《今夕东丽湖》,通过“叔同邀入梦”“夜放花千树”“天地一沙鸥”“人间爱晚晴”四个场景,让观众感受李叔同不同人生阶段的精神境界。
“每一场演出结束后,我们都会收集观众的反馈意见。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丰富街区内容,比如增加本地小吃和文创,不断策划新内容,根据特定节点打造特别版演出。”天津东丽湖大丰文旅演艺有限公司品宣负责人张叶华说。
场场爆满的《今夕东丽湖》,为东丽农商文旅体融合写下了生动注脚。
一串产自胡张庄村的葡萄,让游客品味现代都市型农业的甜蜜;一幅大郑剪纸,绽放出非遗瑰宝在新时代的光彩;一场体育赛事,诠释运动健儿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近年来,东丽秉持“串珠成链、聚势赋能”发展理念,将生态资源、文化底蕴、体育活力与商业创新编织成网,力争把东丽湖打造成为京津冀地区高品质生活空间、都市休闲消费目的地,让区域名片“亮”起来。
一组数据彰显东丽的决心:“五一”期间,全区农文旅点位累计举办各类活动433场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6%,收入同比增长20.6%。有效带动全区接待客流同比增长5.4%,综合收入同比增长59.7%。
位于天津东部的东丽,拥有水域面积达8平方公里的东丽湖,眼下,正凭借湖畔露营、大学生音乐节、温泉等丰富的都市休闲新业态,激活区域发展的一池春水。
傍晚的东丽湖,水天一色,格外静谧。人民网记者 孙翼飞摄
“2025年,我们将做好‘三个融合’。在空间融合上,将以东丽湖为核心,串联起全域空间节点,打造东湖生态体旅融合区、丽湖乐活文旅融合区、金钟湿地康旅融合区、胡张庄农旅融合区,将天津欢乐谷、东湖风景区、胡张庄葡萄种植园分散多元的景区景点串珠成链、并链成片。”东丽区区长李春说,同时,东丽区将做好业态融合与产业融合,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让全国游客感受东丽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