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比达尔夫《养育男孩》一书中提到:“一个真正优秀的男孩并非取得多么瞩目的成就,而是成为一个有责任心、充满正能量、独立优秀品格的人。”您是否也认同?

有次和朋友带娃聚餐,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有的男孩真不知道如何尊重异性,一点边界感也没有。

当时我们正在排队等餐,一个4、5岁的男孩,本来在玩汽车模型,但忽然就跑到妈妈身边,掀开裙子钻了进去。看到这个举动,妈妈也没觉得怎样,只是拍了拍孩子的脑袋。



我很诧异,旁边一位宝妈小声说,这样做不好吧?那位宝妈妈笑了笑,没说什么。

还好接着孩子马上钻出来了,大家转移了一下话题,也就没再继续说了。

不过,我觉得,这件事反映的是,小男孩的性别意识不够强,没有边界感。应该是父母没有做过引导,才让孩子从小就没有意识。

青少年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说:“要想男孩有出息、有担当,父母的教育是关键!”

的确,养育男孩,真的没想象的那么容易,有些家长,抓不到重点,不知道如何引导,搞的亲子关系也很紧张。

作为家有俩男孩的二胎妈妈,我认为,养育中抓住五个重点培养,就足够了。根本没那么复杂!

养育男孩抓五个重点

重点一:懂尊重

《孟子》中提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男孩受到荷尔蒙的影响,很容易冲动行事。比如,有的男孩一生气就大喊大叫,或者摔东西、打人等。



如果孩子懂得尊重别人,就能站在他人角度看待问题保持最大程度的理性冷静避免冲动之下做出伤人伤己的事情

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说:“当父母教导男孩懂得尊重异性,可有效预防性犯罪的发生。”

的确,如果男孩能做到尊重女性,自然会保持边界感,在遭到女性拒绝时,也能保持理解、情绪稳定,不至于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重点二:能独立

有的家长,因为溺爱过度包办所有事情,导致孩子失去独立自理能力,养出“巨婴”、“妈宝男”。遇到事情,只会喊“妈妈”



其实,对男孩来说,未来肩负起一家之主的重任独立自理必备的能力

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培养独立自理能力的,比如,做家务、打扫房间、收拾自己的文具、做饭、帮父母取快递等。

重点三:有自信

心理学“焦点效应”指出,越是缺乏自信的人越在乎别人的看法,且自卑内向的同时,也变得十分敏感,时常陷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多思、焦虑情绪之中

对于男孩而言,自信心可以使他更具勇气不畏困难与险阻,坦然、从容面对各种压力

你有没有发现,自信的男孩特别有魅力,让人感觉很有安全感。就像教育家陶行知说的那样,自信对男孩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重点四:逆商高

心理学家保罗·斯托茨提出,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良好地面对挫折、摆脱困难的能力,也就是“逆商”,我们俗话说的“抗挫能力”与“逆转逆境能力”。

如果男孩没有拥有良好的逆商面对任何困难只会畏惧、逃避再小的挫折也可能让他一蹶不振更别提保持冷静想出应对之策



所以,父母们哪怕再爱孩子,也要舍得放手鼓励积极面对挫折提升抗挫能力,从各种错误、困难中积累知识经验得到更好的成长

重点五:同理心

汤姆·弗莱彻在《多变世界的十大生存技能》中提到:“同理心可以使一个士兵,不会成为无情的杀人机器,也让一个男人成为真正的绅士。”

相对女孩的感性男孩更偏理性,也相对粗心大意。如果他能拥有足够的同理心,更利于换位思考了解他人的感受情绪做到真正的尊重,身边的好朋友会越来越多。



而且,同理心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意付出,能给予更多的回应,不容易产生亲子矛盾。

二宝经常跟我说,妈妈,你太辛苦了,每天辅导我写作业,还要工作到半夜。其实,他就是一个有同理心的小孩,知道父母的付出和辛苦。

优秀男孩背后站着优秀父母

哲学家柏拉图说:“动物世界里,雄性动物更难驯服;人类世界中,男性更难教育。”

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发表的研究结论情绪起伏不定,暴躁易怒的男孩,基本都是长期生活于监护人时常情绪失控的家庭

因此,父母教导儿子时,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等冷静下来后,再耐心询问前因后果了解他的所思所想,与针对性地进行教导,如此才能让他信服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真正对儿子的有利教育,应该是从他自身的成长、性格特征作为思考点敏感、多思男孩感到难过可以哭泣调皮捣蛋必须立即制止立下规矩

枕边育儿寄语:

教育家陈鹤琴认为,相比较女孩,男孩冲动、发育相对缓慢、情绪感知能力相对较弱等因素,导致养育男孩会遇到更多挑战。但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首先他是我们的孩子啊!想到这里,你是不是也会觉得,心里好受一点了?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