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白玉县沙马乡德西村红泉谷温泉小镇迎来了备受瞩目的开谷仪式。同时,“情融石榴籽”文艺汇演也精彩上演,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集红色文化、民俗风情与民族团结于一体的视听盛宴。
开谷仪式在德西村红星广场举行,现场气氛热烈。白玉县相关负责人致辞,并指出,红泉谷不仅是白玉“区位优势+乡村资源+旅游赋能”模式的创新实践,更是推动老百姓增收致富、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随后,“情融石榴籽”文艺汇演拉开帷幕。汇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节目形式多样,涵盖了舞蹈、歌曲、山歌等多种表演形式,极具民族特色。欢快的民族舞蹈《红潮逐梦舞新程》,舞者们用灵动的舞姿展现出各民族人民的热情与活力,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歌曲《红韵新声》旋律悠扬,演唱者用深情的歌声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美,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此次文艺汇演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同时以艺术的形式生动展现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景象,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红泉谷温泉小镇绚烂绽放。
随着激昂的音乐响起,领导嘉宾共同为红泉谷开谷剪彩,标志着这个以“红色研学、民俗体验、温泉康养、度假休闲、旅游集散”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正式开门迎客。
据悉,红泉谷项目自2023年5月开工建设,总投资7000余万元,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项目建设以红色旅游为主体,其建成将成为白玉红色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和推动乡村旅游、撬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
四川发展派驻白玉县托底性帮扶专班成员董小东表示:“四川发展(控股)公司始终将产业扶持作为托底性帮扶的重要抓手,积极践行国企责任担当。在德西村帮扶实践中,我们通过捐赠800万元助力‘红泉谷’文旅项目建设,以真金白银为村集体经济注入发展动能。更关键的是,我们与运营方达成协议,每年为德西村提供不低于5%的保底分红,即40万元,确保村集体经济稳健增长,筑牢乡村发展的‘压舱石’。这种托底性帮扶模式,既为乡村产业发展兜底,又为群众持续增收提供保障。未来,四川发展将持续深化托底性帮扶,在乡村产业、民生保障等领域持续发力,为白玉县跨越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据县农旅投公司负责人介绍,该酒店以“企业+集体经济”模式实现村民分红,提供就业岗位30余人,在下步远营中,将重点打造文化IP与主题活动,整合周边资源连串成珠,以红军长征最西端为魂、品牌及服务为基、特色业态为翼,多元化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不断提升白玉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让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增收致富。
据了解,白玉县沿着G215、S458线布局多个长征文化节点,依托自然与特色民俗等,融入红色文化,不断丰富德西村文旅业态。还配套乡村红色文化旅游基础,将德西村建设成白玉县首个红色文化旅游村、红色教育基地。
未来,白玉县将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丰富旅游产品,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助力白玉经济发展。
来源/ 白玉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 毛莉泓
校对 / 马俪伲
责编 / 杨雪
审核 / 白马
监制 / 谭荣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