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高调宣布:我们和胡塞武装已达成停火协议,红海风浪将平。

他还兴致勃勃地说:“我会相信他们的话,他们答应不再攻击我们,这就够了。”

然而,还没等这份和平协议热乎三天,也门胡塞武装就冷冰冰地补上一句:对,我们不打美国了。但以色列?不好意思,照打不误。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

这下,全世界都懵了,尤其是特拉维夫那边,眼看美国人已经撤空母舰、停空袭、熄灯断网、撤兵止损,留下一句“他们不想打了”,就拍拍屁股走人。

以色列显然成了这场“停火协议”中的最大输家。

美国撤火,胡塞换靶

自2024年底以来,胡塞武装在中东地图上可谓弹无虚发、拳拳到肉。

红海油轮、苏伊士护航船,甚至美国军舰,通通招呼上门。导弹飞了,巡航干了,连无人艇都打出花来。



胡塞武装

到2025年上旬,胡塞的军火水平已从山炮土制进化为精确制导,逼得美军多次增兵红海,甚至一度派出两支航母战斗群轮番洗地。

5月初,特朗普亲自破格出镜,宣布达成协议:美国与胡塞武装“红海停火”生效,美军暂停对也门目标的空袭。

胡塞的回应十分干脆:

我们不打美国的船,但以色列的还在黑名单。

红海停火是局部停战,不等于全面和平。

也就是说,胡塞这波只是换个方向接着干。



英国《卫报》报道

而特朗普的表态,则是实打实的战略抽身。他是不想和胡塞有瓜葛了,但同时也抛弃了队友,相当于把以色列单独扔进了战场。

美国给自己留了台阶,但没给以色列留任何空间。

以色列已成“停火协议”的最大输家

空袭加沙还没停火,美国就给敌人签了协议?

以色列可能是全中东唯一没接到“和平短信”的人。



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伊塔马尔·本-格维尔

在加沙、黎巴嫩、叙利亚、西岸四线开战的以色列,原本指望美国给个“道义保障”,起码也得出动空中火力遮个风。

结果却发现——特朗普给胡塞送来了停火清单,还配了一句“他们不想打,我们尊重他们”。

以色列没说什么,但外交官的冷笑,情报部门的加班,以及军方的沉默,已经说明了一切。

特朗普一向以交易逻辑著称。

北约不掏钱?那就退!

韩国驻军太贵?要涨价!

乌克兰不帮我挖拜登黑料?那就冻结军援!

如今胡塞不打我了?那我也不炸他了。

这在商场上也许可以接受,但在地缘政治上,却是地雷级思维。



遭到美军轰炸的建筑物废墟

问题在于,胡塞不只是胡塞,他们的对手也不只是美国。

红海停火协议的实际受害人有三:

首当其冲以色列,被孤立、失去战略遮蔽,陷入“谁都可能打我,没人帮我打回去”的恐慌。

接着是红海沿线的国家,如埃及、沙特、阿联酋等原本指望美军“巡逻队”的国家,现在自己得撑航线安全。

最后是美国的国际形象,红海突然撤军,短期是安全了,长期信誉却塌了。

胡塞此刻说得明白:“我们只是不打美国船”,换句话说就是换牌不弃局,目标改了,节奏不停。

而特朗普,选择把地图撕掉三块,换来一块看似风平浪静的海域。



特朗普

谁是中东的下一个目标?

胡塞武装这几年真是开挂成长。

从早年的游击战、山地伏击、沙漠突袭,到现在可以精确打击油轮、打下F-15、袭扰美国航母,这支名不见经传的什叶派武装,硬是在也门废墟里练成了一支战略棋手。

要知道,那些袭击红海航线的导弹,打得不只准,而且密度高、手法新。胡塞用几十美元一台的无人机,搞得美军F-35雷达阵列疲于奔命。

以前胡塞被认为是伊朗的代理军,但更准确点说,他们应该是“独立运行但战略配合”的区域武装,他们有钱有货还有仇恨。



美国明显已经不想再管红海这块烂摊子,以色列却还在战场最前线,这种矛盾就是胡塞的战略机会窗口,而他们抓住了。

别看美军停了,火还在烧。

从胡塞的宣告、以色列的处境来看,这场停火协议的本质是红海去美化的试探,沙特、阿联酋、埃及都有可能是下一个棋子。

而以色列若不能独自撑住,未来极有可能选择:

主动升级对胡塞的远程打击;

与沙特情报系统联合行动,建立地区反击网络;

寻求欧洲军援补位,美援不足就“换股东”。



这就意味着中东局势不会降温,只会改战法、换场地、调频率。

美国抽身的背后,是其他国家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