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桂林晚报
“五一”假期前后,我市接连发生两起驴友深山遇险事件。全州县天湖景区和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原始密林中,先后有两组徒步者因盲目相信网络攻略和错误导航而陷入险境。当地警方联合消防、蓝天救援队等多方力量,在暴雨浓雾中展开生死营救,最终成功将被困者安全救出。
天湖迷途:12小时绝地救援
5月3日清晨,20岁的山西大学生小李背着行囊,独自踏上了穿越越城岭的徒步之旅。这位户外运动爱好者被社交平台上的“天湖—真宝顶徒步攻略”所吸引,特意选择“五一”假期前来探险。
(在救援天湖遇险人员过程中,警方启用无人机搜寻。(全州警方供图))
“网上说这条路线风景绝美,难度适中,还有详细导航轨迹。”小李事后回忆。在景区露营一晚后,他按照驴友分享的GPS轨迹从天湖度假村出发,计划沿山脊穿越至真宝顶和南宝鼎,最后从才湾新村返回。然而,这条未经官方认证的“野路子”很快显露出狰狞面目——密林深处荆棘密布、沟壑纵横,手机信号时断时续。下午3时许,当小李艰难行至打狗岭附近时,彻底迷失了方向。
“四周都是参天古木,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小李说。更糟糕的是,山间天气骤变,浓雾弥漫,气温急剧下降。眼见天色渐暗,孤立无援的他颤抖着拨通了报警电话:“我在天湖深山里迷路了,快救救我!”
17时30分,全州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山地救援应急预案。才湾派出所天湖警务室民警王运建带领辅警与赶来的5名特警队员组成救援第一梯队。与此同时,全州蓝天救援队的6名专业队员携带山地救援装备紧急驰援。
“当时最棘手的是定位问题。”参与救援的唐威警官介绍。虽然通过手机信号大致锁定了打狗岭区域,但该处海拔落差超过800米,加上浓雾笼罩,警用无人机多次升空都未能发现目标。当地村民听闻他们要上山搜救,连连摇头:“那条老路荒废20多年了,现在连采药人都不走。”
面对重重困难,救援队决定兵分两路:一组尝试从南洞村委的老路上山,另一组则由熟悉地形的王运建带队,绕道资源县大皮山村寻找突破口。19时许,王运建在当地向导带领下,发现了一条鲜为人知的采药小道。“这条路虽然陡峭,但能节省一个半小时。”唐威说。
漆黑的夜色中,救援队员打着手电,在坡度超过60度的山崖上攀爬。雨水让裸露的岩石变得异常湿滑,队员们不得不手脚并用。22时许,当队伍终于攀上越城岭主脊时,新的挑战接踵而至——山脊瞬时风力达到7级,浓雾中能见度不足2米。关键时刻,技术组通过微信共享定位发现,双方直线距离仅剩1公里,却因地形复杂始终无法会合。凌晨时分,无人机再次升空,强光灯在雨幕中划出一道亮线。“看到光就闪手机!”随着对讲机发出的指令,1公里外的灌木丛中终于亮起微弱的白光。
4日0时30分,救援队员在陡坡上发现了蜷缩成一团的小李。这个年轻人浑身湿透,脸色惨白。“见到警察那一刻,我眼泪直接下来了。”获救后的小李回忆。
下山途中,山间突然风大雨大,浓雾弥漫,能见度极差。担心山体塌方和泥泞路上车轮打滑,救援人员选择绕道资源县,历时4个多小时回到全州县城。这场持续12小时的营救画上句号。
猫儿山惊魂:雨夜绝境救援
而在“五一”假期前,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刚上演过类似的惊险一幕。4月26日18时06分,猫儿山派出所所长郑永明接到兴安县公安局转来的警情:两名广东游客在该保护区未开放区域迷路,其中女性游客脚部扭伤。
(多方救援人员连夜在猫儿山艰难跋涉搜救失联驴友。罗剑 摄)
据了解,这两名在深圳工作的年轻人轻信某户外论坛的“秘境攻略”,擅自进入该保护区核心区徒步。当天上午11时,他们从高寨村附近进山,在穿越一片箭竹林时迷失方向。“GPS显示我们一直在绕圈。”被困者事后回忆。更糟糕的是,两人仅携带了少量零食,饮用水早已耗尽。
接到报警时,保护区内正下着中雨,夜间气温降至10℃以下。郑永明一边在电话中安抚被困者,指导他们转移到相对安全的石壁凹陷处,一边紧急组建救援队伍。当天19时30分,由派出所民警、消防救援人员、保护区工作人员和当地向导组成的15人救援队冒雨进山。
“那是真正的原始森林。”参与救援的消防救援人员描述。在能见度不足5米的雨夜里,队员们用砍刀劈开生长密集的箭竹,在齐膝深的泥浆中艰难前行。4小时后,救援队终于在一处悬崖边发现了瑟瑟发抖的被困者。
“知道擅闯保护区是违法的吗?”凌晨3时50分,当两名游客被安全送回保护站时,郑永明严肃地问。经过批评教育,两名被困者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场写下保证书。
值得深思的是,这两起事件被困者都是被网络上“网红徒步路线”所误导。猫儿山保护区工作人员透露:“那些所谓攻略,很多都是违规穿越者发布的。”
深度警示:户外运动“四要四不要”
针对这两次救援,桂林山地救援专家、“象山飞鹰”绳索救援专业队队长、桂林市消防救援支队东江消防站指导员梅态龙指出,近年来“驴友遇险”事件呈现三个显著特征:一是社交平台违规攻略泛滥;二是徒步者普遍缺乏专业装备;三是多数人存在盲目自信心理。“像小李带的装备,根本不足以应对越城岭的复杂环境。”参与救援的蓝天救援队队员指出。
梅态龙特别提醒,户外运动务必做到“四要四不要”——
要选择正规景区开放路线;要携带专业导航设备和应急物资;要关注官方天气预报;要结伴而行并告知行程;
不要轻信网络非专业攻略;不要擅自进入未开发区域;不要高估自身体能;不要在恶劣天气冒险。
来源丨桂林日报(记者陈静 通讯员阳漓琳 王婷 曾卫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