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十几年前,不管你在任何一个城市的街头闲逛,都会发现几个路边的理发摊。
那些从国营理发店退下来的师傅,在路边支起一把椅子,搭上一块白布,拿上一个手工推子,以极低的价格,给有需求的人剃头刮脸。
但是如今,这种景象在大城市里,已经不多见了。
原因是这样的摊位,已经在很多人的呼吁下被“整顿”了。
那么,低价的理发摊为何会被喊停?他们撤出市场,是因为动了一些人的蛋糕吗?
这些,就要从如今城市里的美发行业划分说起了。
现代都市中,高端发廊比比皆是。
它们往往装修考究,设备齐全而先进,就连里面的服务人员,都是衣着笔挺的俊男靓女。
至于服务,高端发廊也能做到事无巨细。
美发师会非常耐心地与顾客讨论发型、妆容问题,在给出自己建议的同时,也会听取客户的意见来进行修改。
美发师往往不会将眼睛只盯在头发上,而是会着眼于客户的气质、脸型等条件,给出一个整体的形象。
一切的一切,只为让客人达到最大的满意度。客人一旦满意了,往往就会频繁光顾。
当然,高端发廊的收费,也着实是不便宜。
一个普通的洗剪吹,没有50元是拿不下来的。
如果想剪一个叫得出名字的发型,没有三位数是不可能的。
如果要求再复杂一些,想要做一些发质养护、焗油、染发、烫发之类的项目、用到了一些特殊的耗材及设备的话,那动辄都是三五百起步。
一个在高端发廊工作的美发师,往往一年可以赚到几十万元。
这个收入即使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也算是不菲的了。
高端发廊确实贵,但是贵也有贵的道理。
发廊的经营场地需要租金,人员的统一服饰和发廊的装修、设施,都需要花钱。
这类的硬开销,每年没有二三十万元是拿不下来的。
因此,高端发廊为了生存,只能是将品质做上去,不能搞薄利多销的那一套。
也正因此,高端发廊的客源很少。
尤其是现在,在经济大环境比较飘忽的时候,很少有人会为自己的头发花大钱。
就连原先的客户,都未必会继续这样的高消费。
所以,高端发廊的客流不大,绝大部分的时候,美发师和其他服务人员,都无事可做。
长此以往,一部分高端发廊陷入了恶性循环,最终不得不关门了事。
很多人说,街头的那些理发摊,凭着低廉的收费抢了高端发廊的生意。
所以排斥理发摊的人背后,可能站着美发产业链中的资本力量。
但实际上,这么说有失偏颇。因为能影响高端发廊生意的,是总体的经济环境,而非便宜的理发摊。
去高端发廊的人,与去理发摊的人完全不是一类人。收入少的人,即使没有理发摊,他们也没钱去高端发廊消费。
除了高端发廊之外,城市中还有不少中低端的理发馆,他们会不会是排挤路边理发摊的主力呢?
中低端的理发馆,同样走的是性价比路线。一个普通的洗剪吹,往往20元就够了。
其他的美发项目,收费也是高端发廊的一半左右。如果办卡的话,价钱还会更加便宜。
当然,这样的理发馆,整体服务上必然比不上高端发廊。
由于客人较多,他们的美发师不会专门关注某一个客人,而是要先后招呼好几个人。
虽然客人得到的体验比不了高端发廊,但是考虑到费用的问题,他们一般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相比起高端发廊,中低端理发馆的客户人群,与路边理发摊就有些交集了。
但是,他们也不会是排挤街头理发摊的背后推手。
即使不说经济体量造成的话语权,就说客流量,也能找出端倪。
因为,与其说街头理发摊会抢了中低端理发馆的生意,倒不如说中低端理发馆往往门庭若市,比街头摊位要热闹得多。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相比起中低端的理发馆来说,街头理发摊确实有着难以弥补的劣势。
首先,就是环境问题。街头理发摊没有固定的场所,所有的装备只有一张椅子、一块白布和一把推子。
一旦刮风下雨,不要说顾客无法享受服务,就连理发师自己都无法出摊,不确定性太大。
相比起来,中低端的理发馆有个遮风挡雨的屋顶,理发师可以全天候操作,客人也随时都能去理发,非常方便。
在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很少人会去寻找一个街头的摊位来给自己服务。
另外,正式的理发馆,都会有完善的垃圾收集方式。
客人剪下来的碎发都会被妥善处理,不会污染环境。
而街头的理发师傅,很少会去打扫客人的碎发。而这些碎发一多,就会随风飘散,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困扰。
接着,就是卫生问题。街头的理发摊,通常都是一套装备打天下。
但有些东西,比如那种围在脖子上、挡住头发茬的绑带,由于是直接贴到皮肤上的,如果重复使用就不妥了。
在理发馆里,这类的东西通常都是一次性的,用一次就扔。
但是街头的理发摊,要么是不用这种东西,要么就是重复使用。
直接贴身的东西,重复使用很不卫生。所以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也很少有人会不计较这些,非要去路边摊理发。
再有,就是技术的问题。曾经的街头理发师傅,确实很有些手艺。
他们大部分是从国营理发馆出来的,平日里经常操作,技术很娴熟。
不管你想理一个什么头型,他几乎都可以满足。
但是如今,这批街头理发师傅早已经是年华老去。
即使他们的技术还在,但是身体情况也早已大不如前。
有些人,甚至还出现双手颤抖的情况。让这些人来照顾自己的头发,确实让人不放心。
那么,街头理发师没有新鲜血液吗?未必没有,但却不很多。
如今的美发美容学校,早已不像二十年前那样吃香,学技术的人数量锐减。
而且,现在的学校,教得更多的是“美发”,而不是理发。
从这里出来的人,除了一部分进入发廊、理发馆之外,剩下的大多改行去送外卖。
单纯给人理发这种事,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干不来。
最后,就是街头摊位的管理问题。
街头摊位流动性大,几乎无法管理。严格算起来,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非法经营。
虽然如今是市场经济,但并不代表一切可以没有规矩。
而非法经营,也就意味着消费者的权益无法保障。
出现问题,纠纷在所难免。与其这样,不如在规矩的地方理发,图个安心。
如今,其实老百姓想要理发,完全可以找到又舒服、又安全而又便宜的地方。
在很多大的商场里,都会有一些驻场的理发师来服务客人。
他们每剪一次头,收费只要10到20元。如此低廉的价格,自然会吸引人们自发前往。
这样的理发店门口,经常能看到排起的长队。由此可见,大部分人还是认可这种方式的。
至于街头的理发摊,如今正和高端发廊一样,逐渐成为小众。
现在的一些人,之所以流连街头理发摊,其实并非因为它多么实惠,而是和理发师已经成了朋友。
平时有事没事,两人都会聊上几句。对他们来说,理发的过程,就是社交的过程。
这种感觉,确实是在理发店很难找到的。但如果从社会必要性上来讲,街头理发摊的存在,确实并非必要。
其实,之所以有些人希望取缔街头理发摊,并非因为它动了谁的奶酪,而是因为它确实存在着弊端。
虽然理发摊的存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同时,它也对环境、对自己、对国家的整体经济,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在有同等价位理发馆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完全没有必要非要去留恋理发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