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一天时间的发酵,关于印巴此次交火最新更权威的消息来了!
5月7日晚,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伊沙克·达尔在议会通报印巴空战情况时声称,5月7日凌晨夜间巴空军击落了5架印度战斗机(包括3架“阵风”、1架苏-30MKI、1架米格-29),而且全部是由歼-10C战机取得的战果。目前巴方已将这个消息第一时间通过外交途径向中国汇报,并希望同中方就当前局势保持密切沟通协调。
尽管印度不讲武德,没打一声招呼就直接对巴基斯坦实施了空袭,可是结果却出乎所有人意料。
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统大发神威,直接击落了5架印度战机,其中包括3架被视为印度空军王牌的法国制"阵风"战机,这也是印度军方几十年来最严重的损失。
一夜过后,全世界都对巴基斯坦的防空实力刮目相看。巴铁一出手就是王炸,一口气干下来 5 架印度飞机!
仔细一看这战绩单,好家伙,3 架号称 “空中贵族” 的法国阵风战机,1 架经典米格,还有 1 架苏 - 30,每架都是千万级别的 “空中豪车”,摔下来那场面,当地老百姓直接免费看了场天价烟花秀。
印度空军的装备库,向来顶着“万国牌”的名头。既有法国的骄傲“阵风”,也有俄制主力苏-30MKI,更有老将米格系列。那36架阵风,印度宝贝得不行,还琢磨着换上自研的“阿斯特拉”导弹,想把中远程打击范围从80公里拓展到110公里。
不过,这毕竟是款1979年就开始捣鼓的三代半战机,面对新一代对手,隐身、超巡、超视距这些硬指标,似乎已经有点跟不上趟了。
至于米格战机,尤其是米格-21,在印度空军那更是部“血泪史”。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引进生产线,印度斯坦航空公司造了一大批。谁知这飞机在老毛子手里还行,到了印度却三天两头出事,被自家媒体送了个“飞行棺材”的雅号。
据说摔了快五百架,这回要是真有米格折损,大家心里都得嘀咕:到底是巴方炮火太猛,还是它自己又“想不开了”?
苏-30MKI,二百七十多架的规模,妥妥的印度空军顶梁柱。飞机底子不差,作战潜力也大。然而,“印度制造”这四个字一加上,情况就变得微妙起来。比如,原版俄制AL-31FP发动机推力强劲,推重比出色。可印度非要本土组装,还换了不少零件,发动机里头高达54%的部件都是“印度造”。这性能和可靠性到底受了多大影响?外界嘛,一直众说纷纭,或者说,心里都有杆秤。
它那无源相控阵雷达,号称能看140公里远,可精度、敌我识别,以及跟导弹、发动机的匹配,似乎总差那么点意思。有评论说得好,印度战机往往长板够长,短板也异常扎眼。
那么,巴基斯坦空军哪边呢?有意思的是,这次冲突,印度方面没怎么咋呼击落了巴方战机,搞得这空战结果有点一边倒。
巴基斯坦空军里头,中国出口的型号可是挑大梁的。其中,歼-10C战斗机这几年越来越受巴方待见。有消息说,巴基斯坦在原来36架的基础上又下了新单,看样子是打算用它逐步替换掉手里的美制F-16。
歼-10C同样是三代半战机,可要论雷达、飞控、武器系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比起印度的阵风乃至苏-30MKI,据称是有代差优势的。一个常拿出来说的例子,歼-10C配套的PL-15E中距空空导弹,光是外贸版的射程就号称150到200公里,甩了印度阵风改进后的导弹一大截,而且火控系统跟它是原配,配合默契。
另一款主力“枭龙”战斗机,从2010年起就在巴基斯坦空军服役。单看参数,比如它的KLJ-7脉冲多普勒雷达,探测距离大概70公里,可能不如苏-30MKI的雷达那么“亮眼”。
但是,枭龙的口碑是高性价比、维护简单、可靠性高、综合能力均衡,造价还不到阵风的五分之一。更关键的是,人家有实打实的战绩。2019年印巴空战,据说枭龙中队就成功压制了印度的苏-30MKI,甚至逼得对方没敢发射导弹就溜了。
战火,向来是检验武器成色的最佳标准,也是技术更新换代的催化剂。这次空战的结果,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远不只是几架飞机的损失那么简单。他们觉得,这些坠落的残骸,可能意味着西方传统军事技术霸权,开始显露裂痕了。
毕竟,被寄予厚望的阵风、米格、苏-30这些明星型号,实战中表现拉胯,难免会冲击一些固有的技术神话。和平年代的武器威慑力,可不单单体现在阅兵场上的震天轰鸣,它更多地藏在对手参谋部作战推演的风险评估表里。
中国军工这些年进步神速,这是明摆着的事实。不过,也有个现实的“小烦恼”:太久没经历大规模实战检验了。这就好比一位厨艺顶尖的大师傅,虽然能做出一桌满汉全席,却老没食客来尝菜,总觉得还差点火候。
因此,中国武器的海外出口,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获取宝贵实战数据的“试验田”。通过分析这些来自真实对抗的数据反馈,能有效地帮助优化设计、改进性能、升级技术,为自家国防力量的发展积攒“经验值”。
这五架飞机的残骸,无意间成了个特殊的“教学样本”。它让相关方有机会近距离研究对手装备的特性和潜在弱点,为自身武器系统的更新迭代,提供了千金难买的参照。真实战场上获取的每一组数据,都可能成为解开未来技术瓶颈的“升级密码”。
天空的硝烟散去,坠落的不仅仅是金属碎片,或许更是某些固有观念的崩塌。东方雄鹰能否借此机会,进一步撕开所谓的战略包围圈,在未来的国际军事舞台上抢占更有利的地位?
这既要看武器装备够不够硬,更要考验战略运用的智慧。未来的天空,究竟谁能说了算?答案,或许就藏在那些悄然变化的风险评估表里,也写在每一次技术与战术的碰撞与革新之中。
信息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中国外交部呼吁:冷静克制!巴方宣布:击落3架阵风+1架米格+1架苏-30!莫迪彻夜“观战”,印方称巴方开火致10死48伤》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1439963986107074&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