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码当道的今天,相机在不断的进化,从单反到无反,感觉现在的相机越来越就是一个纯科技的产物了。不过在这当中也依然有人为了追求摄影的本质,不再苛求相机性能的强悍,反而回过头去找寻摄影本质的点点滴滴。这才导致前几年已经消失的胶片相机又重出江湖了。那这里,就来和大家聊聊在现在这个时代,曾经的胶卷相机还有没有收藏价值?普通人还有没有必要现在再去玩胶卷?



不要以为只有古董才有收藏价值,其实胶卷相机也早已走进收藏领域,特别是一些经典品牌和型号,比如徕卡M系列、哈苏500CM、尼康FM2、佳能AE-1等等。它们不仅代表了一段胶片摄影的巅峰技术,也承载了摄影发展史的重要篇章,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的摄影器材。不是所有的胶片相机都有收藏价值,具备收藏价值的胶卷相机一般是品牌和型号本身在当年就具有极高的专业地位。这些相机往往是当年拍摄者首选的工具,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其次是保存状况良好,配件齐全。镜头、背带、包装、说明书等一应俱全,这类相机在二手市场上极具吸引力。最后是有一定稀缺性。一些型号由于产量有限、早已停产,随着时间推移,其存世量不断减少,市场上的价格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



就像徕卡M6,曾经在二手市场可能两三千元就能买到,但现在成色好的却是动辄上万,甚至有些特殊版本价格翻几番。再比如哈苏的中画幅系统,曾是太空摄影的首选,如今也成为高级收藏品。值得一提的是,不光是“高级货”才值得收藏,一些价格便宜但经典的胶片相机也受到大家的追捧,比如柯尼卡Big Mini、奥林巴斯mju II等。



很多人认为现在拍的照片都能实时预览、修图方便、快速分享,胶卷相机早就过时了。其实不然,真正喜欢胶卷的人,从来不是因为它的“高效”,而是因为它提供了完全不同的拍摄体验。用胶卷拍照,拍摄者得手动对焦、手动设定光圈快门、慢慢构图、用心等待。在按下快门的一刻,不是拍几十张选一张,而是一张定生死。胶卷相机的这种仪式感和专注力,是数码相机很难给的。更重要的是,胶卷的拍摄节奏是慢的,而这个“慢”,正是当今快节奏生活中越来越稀缺的。拍一卷36张的胶卷,可能会拍好几天甚至几个星期,而每次按下快门的慎重与等待冲洗结果的期待,都是胶卷摄影魅力的一部分。



讲了胶卷摄影的收藏,再来了解一下普通人有必要玩胶卷吗?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花几千块买一台老相机,再花时间找胶卷、冲洗、扫描。但如果真的喜欢摄影,想提升对光影的理解,或者就是单纯觉得胶片的这种慢拍摄方式很适合你,那就完全可以试试。现在市面上还有很多性价比不错的胶卷机,比如奥林巴斯mju II、佳能AF35M、柯达Retina等,不贵,也容易上手。甚至一些一次性胶卷相机,也能拍出非常不错的照片。



不过玩胶片相机要比数码相机的难度要高一些,不但需要了解曝光三要素,还要知道不同胶卷的色彩特性,学会控制光线,也要接受“拍了才知道好不好”的不确定性。胶卷的冲洗费用也不便宜,一卷彩色胶卷加冲洗至少需要五六十元,经常拍,这对不少人来说还是有一定经济压力的。但正是胶片摄影的这些“门槛”,才能让让拍摄更加的专注和有价值。拍摄中不会随意按下快门,而是会对每一张照片的构图和想法进行思考。



综上所述,经典的胶卷相机不仅有收藏价值,更有“情绪价值”。如果厌倦了数码摄影的一成不变,不妨换一种思路,拿起一台胶卷机,走上街头,试着用一种新的方式去看世界。玩胶片,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带着情怀走向未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