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更月隐雾云茫,梦入慈颜笑语长。

灶火煨羹香满巷,堂前补袄线流光。

轻抚我鬓温言绕,细问家情暖意扬。

骤醒方知虚幻境,泪沾枕簟念无疆。

1948年5月,曾任晋冀鲁豫军区军政大学副校长、冀南军区司令员的徐深吉,在奉命组建华北军政大学的过程中,因为操劳过度,旧疾复发,被肺结核折磨的痛苦不堪



为徐深吉身体计,组织先是让他离职休养,1949年初,又把他接到北京,专心调养。

因为病痛,徐深吉的身体虚弱不堪,在梦里,他常像个孩子一样,呼唤自己的母亲,这让负责照料他的警卫员红了眼眶。

某日,见徐深吉状态不错,警卫员闲聊之时,提到了徐深吉的母亲,并主动请缨,希望可以代徐深吉回老家黄安一趟,去打探他母亲的消息。

闻言,徐深吉沉默片刻,摆摆手拒绝了,因为全国解放在即,国家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开国大典,他虽是个“病号”,但也负责一部分工作,他不想在这个时候分心。

终于,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新中国的成立,并不意味着徐深吉的工作结束了,直到1949年11月,他才腾出空来,找到警卫员,把自家的详细地址告知,让他去寻自己的母亲。

徐深吉16岁参加革命,20岁离家投奔红军,29年间,没回过一次家,他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否尚在人世,因此嘱咐警卫员,若他母亲已离世,一定要代他在母亲坟前磕三个头

接到这一艰巨任务的警卫员,立马动身前往黄安,好在一点,当时黄安已经解放,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警卫员很快找到了徐深吉的家,并且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正坐在破旧的房前晒太阳。

看到这一幕,警卫员长长松了口气,这位老妇人,十有八九就是徐母了。

可令警卫员意外的是,当得知他的来意,老太太连道搞错了,说自己的儿子17年前就牺牲了,为了让警卫员相信,还拿出了17年前红军发的阵亡书,并把他带到了家里,让他看自己给儿子立的牌位。



一时之间,警卫员也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搞错了,可当看到牌位上的名字,他却疑虑尽消,因为牌位上刻着三个字——徐花奎,而徐深吉的本名,就叫徐花奎!

知道阵亡的消息是误传,警卫员立即拿出徐深吉的亲笔信,读给徐母听,并把徐深吉生病在北京疗养,无法亲自来接的难处,告诉了老人家。

当得知儿子尚在人世,还当了解放军大官,徐母是喜极而泣,17年啦,她日日沉浸在丧子之痛中,如今老天看眼,把她的儿子给还回来了!

说起来,徐母也是个苦命人。

徐母名叫石顺香,跟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女人一样,早早嫁人,幸运的是,她嫁的是一位富农,丈夫徐必名识文断字,性格温和。

1910年,石顺香夫妇生育一女,丈夫为她取名徐花奎,也就是后来的徐深吉。

幼时的徐深吉,聪颖好学,深得徐父喜爱,5岁时便将他送进私塾重点培养,以期有一天他能光耀门楣。

可惜,徐深吉成长之时,正是中国几千年来,最苦难的时代,随着世道越来越乱,徐家的家境,也一日不如一日,到徐深吉9岁之时,父亲只能让他辍学,带着他一起去地里干农活



可即便家里多了一个劳力,日子还是过不下去,到最后,徐家甚至沦落到了食不果腹的地步,这让徐家父子是百思不得其解。

终于,1926年,国民革命军挺进湖北,当地的反动统治土崩瓦解,紧接着,红色思潮席卷而来,帮他们解惑的人也来了。

徐家父子都识字,他们的理解能力,也远超普通农民,因此,他们成了第一批加入农协会的人,投身革命运动的人,并成为坚定支持者。

1927年,徐家父子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父亲徐必名被任命为乡农协会委



黄麻起义之后,为保护组织派来的同志,徐家父子还曾不计个人生死,换上了同志的衣服,冒死将敌人引到村外。

大革命失败后,革命陷入低潮,困难重重,但敌人的血腥屠杀,并未下推徐深吉,反而经过种种磨砺,使得他的革命之心愈发坚定,1930年,20岁的徐深吉告别双亲,与同村的8名青年,一起参加了红军。

因为识字,初入红军的徐深吉当上了传令兵,并且很快被提拔为班长。

当班长没多久,徐深吉便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与警卫营的同志们一起,以极小的代价,歼灭了一伙土匪,毙敌100余人,俘虏400余人。



在这一战中,徐深吉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受到了军首长的表彰,不久,又被提拔为排长。

当排长后,徐深吉又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在攻打新集时,率20余名勇士,一马当先杀入敌阵,迅速压制住了敌人的反扑,助攻城部队成功攻入城内,全歼敌军。

这一战,让军首长真正看到了徐深吉的作战能力,他也被送进了干部学校学习,并成为一名党员,毕业后,再升一级,担任连长。

当连长后,他又干了一件震惊全军的大事,那就是带着司号员、通讯员等少数几人,用计吓住了敌军数百溃兵,与随之而来的友军,毙俘敌军500余人。

再然后,徐深吉便升任红25军73师217团副团长,随后又调任218团副团长。



徐深吉当团长之时,鄂豫皖苏区正经历第四次反围剿,他率部与敌军数次展开白刃战,在古峰岭战斗中,徐深吉的218团损失惨重,徐深吉本人也身受重伤,因为敌军压境,打扫战场太匆忙,大伙以为徐深吉已经牺牲,这才给徐母送去了阵亡通知书。

由于张主席的错误路线,鄂豫皖苏区最终没能挺过第四次反围剿,与1932年10月撤离根据地,向西发展,这一路上,徐深吉所在的团,担任的是开路先锋,可谓劳苦功高。

然而,令徐深吉没料到的是,大小功劳立了无数,1933年2月,张主席搞“整肃”时,他竟会因为家庭成分被关押审查,虽然最后没查出什么问题,但他的团长一职却被撤了。

就在他痛苦迷茫之时,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竟然找到了他,要把他调到总指挥部当参谋长,并且交给他一项重任——绘制一份急需的军用地图。



这对于仅陆陆续续读过几年私塾的徐深吉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但有志者事竟成,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后,徐深吉绘制出了涵盖川北八县的完整地图,这份地图得到了徐向前认可,在后来的“反六路围攻”中,发挥了极大作用。

在徐向前身边,徐深吉进步极快,1934年2月,红四方面军组建教导大队时,徐向前就把这一重任交给了徐深吉。

对于手下学员,徐深吉是毫无保留,把自己所学倾囊相授,除此之外,他还十分注重实践,频繁带教导大队参加作战任务。

这种教学方式,让教导大队的学员迅速成长,他的能力,再次得到徐向前等首长认可,1934年11月,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成立,徐深吉被任命为军事主任,但实际却负责全面工作



后来,红四方面军的红军大学并入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徐深吉依旧在学校占据重要地位。

1936年,徐深吉被任命为红31军91师师长,再次领兵作战,并担任红四方面军的后卫任务,在此期间,他又干了一件亮眼的事情,那就是几乎把胡宗南的第1军78师全歼

抗战爆发后,91师被改编为八路军129师386旅771团,团长依旧由徐深吉担任。

从1937年到1942年,5年间,徐深吉与日伪军打了无数场战,给与日伪军沉痛打击,可惜的是,1942年的某日,徐深吉带着警卫员去师部开会,遭到日军伏击,警卫员当场牺牲,徐深吉虽保住了性命,但左臂、左腿却受重伤,子弹在十多年后才取出

因为伤得太重,1943年1月,抗大第六分校在河北涉县成立时,邓公亲自点名,让徐深吉担任校长一职。



在此后,徐深吉的工作重心,便放在了教育上,1945年9月,晋冀鲁豫军区军长大学成立,他被任命为副校长,校长和政委则由刘伯承兼任,日常工作,实际还是徐深吉全面负责。

这段时间,徐深吉为军区培养了大量的军事人才,1946年,晋冀鲁豫军区组建野战军,徐深吉又兼任冀南军区司令员一职,主要任务,还是培养党政干部,为野战军开辟新的根据地和全国性战略进攻做准备。

为更好的培养人才,他又担负起了华北军政大学的逐渐工作,这才有了文章开头,徐深吉积劳成疾,被肺结核折磨的痛苦不堪,梦里呼唤母亲的事情。

很幸运,征战20年,徐深吉的母亲还活在人世,他还有尽孝的机会,当警卫员将徐母带到北京,母子二人是相拥而泣。

1955年,凭借多年军功,徐深吉被授予中将军衔,此后,一直主管空军后勤工作。



1967年,徐深吉再次迎来人生一大考验,面对疾风骤雨,他始终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因此吃了不少苦头。

1973年之后,徐深吉重新出来工作,先后担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北京军区顾问等职,直到1986年才离职休养。

退休后的徐深吉也没闲着,他开始写回忆录、修改红四方面军军史,撰写回忆录,20余年间,为后人留下了800万字的宝贵资料。



2000年8月8日,徐深吉离开人世,享年90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