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村民在田间插秧、撒肥。中方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人民网长沙5月8日电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近日,在湖南省中方县铜湾镇堆子村“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示范基地里,中方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同村民们一起下田,测量样板田的插秧间隔,要求大家严格保持秧苗的移栽密度。

“今天有20多个人在插秧,要争取在2至3天全部插完,保证今年再生稻的丰收。”基地负责人刘运钦说,“县农业局也来指导我们完成插秧,主要是对插秧的尺寸、宽度,还有规格这些问题进行纠正。”

据了解,这个基地是省里挂牌督办的再生稻示范田,今年的目标是周年亩产达1200公斤。

为保证目标实现,就需要严格按照要求科学种植,种子选择、播种移栽时间、施肥、杀虫除草等都有严格要求的,其中插秧是重要一环。比如每隔3-7米左右就要留40公分宽的间距,方便今后稻农下田打药、施肥和除草等管护工作,每亩田要保证足够株数的基本苗,这是实现高产丰产非常重要的前提。

“今年我们中方县继续实施‘三分地养活一个人’中稻加再生稻模式项目,我们选用的品种有爽两优138、爽两优169,每亩栽插密度为6×7寸的规格,然后确保每亩的基本苗达到6万~7万。”中方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股长张玲艳说,“水稻中期的管护要以防病、防虫为主,通过无人机对示范区的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确保高产高效。”

据了解,2025年,中方县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再生稻核心示范基地3个,种植总面积1000亩,主要分布在桐木镇、泸阳镇、铜湾镇。中方县通过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扩大了全县再生稻的生产规模,促进了粮食的转型升级,实现了全县粮食产量质量效益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肖文晋 王子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