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里面唯一一个没有断代的,5000年来,中华文明传承不断,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衣食住行,各方面都体现的淋漓尽致,今天我们要说一下中国的建筑。



提起中国的古建筑,大家都会想起金碧辉煌的故宫,因为这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现存的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建房子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以前的房子顶部都是木制的,都是使用榫卯结构。

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很多家具,包括桌椅板凳,还有衣柜,也都是使用的榫卯结构。

尤其是在我们小时候,村里面都有传统的木匠,专门打家具和嫁妆的,这些传统的木匠都有一门好手艺,他们打家具的时候不用钉子,只需要榫卯工艺,就可以把一张椅子打造的结结实实。



2025年5月7日,央视网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段视频,76岁老人搭建三层木楼,每使用一颗钉子,也没有图纸,全靠脑子里面的记忆。

事情发生在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根据央视新闻发布的视频,画面清晰的显示,这座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的三层双塔式木楼,是76岁老人送给自己家人的礼物。



这名老人名叫石善章,他使用的是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这栋1200平方米的木楼全部都是使用的榫卯结构,整栋楼没有用到一颗钉子。

这就是中国古建筑文化的魅力所在,很多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来到中国,看到这些用榫卯结构建造的建筑以后,都被古人的智慧震惊了。

更重要的是,这栋三层的双塔式木楼没有任何图纸,完全是凭借76岁老人脑海中的构思,按照网友们的话来说,76岁的老人石善章就是老天爷端着碗给饭吃的那种人。



这位76岁的老人,带着自己8个人,仅凭着墨斗和斧头这样简单的工具仅用40天就完成了这栋楼的主体搭建。

看到这样一座气势宏伟的木楼,真的是很难想象,竟然是出自一位76岁老人的手笔,更是让人无法想象的是,这样1栋宏伟的木楼没用一颗钉子,竟然连图纸都没有。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用榫卯结构搭建出来的木楼,随着时间的推移,木楼会越来越坚固,榫卯结构结合的也越来越紧密。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木楼还可以起到防震的效果,这就是古人的智慧,远远超出了我们现代人的想象。

虽说现如今的科技非常发达了,但是这门古建筑艺术还是应该代代传承下去,作为一门非物质文化传承,千万不要失传了。



一位来自广西的网友在评论区称赞,70多岁的老人能够建出这样的木楼,没有图纸,完全靠脑力构思,称得上是个当代的鲁班大师了。

对于这样的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