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6 日,体育总局科教司发布了关于 2025 年优秀运动员本科保送拟推荐名单的公示,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其中,奥运冠军全红婵拟保送暨南大学,而她的队友陈芋汐则被保送至同济大学。
这一结果让许多人感到意外和好奇,在竞技赛场上成绩斐然、人气极高的全红婵。
为何保送的学校不是 985 院校呢?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呢?
01
5月6日国家体育总局公示了 2025 年优秀运动员保送名单。
大家惊喜地看到,不少熟悉且喜爱的运动员都在这份名单当中。
像在巴黎奥运上勇夺 “首金”,还打破男子 10 米气步枪决赛奥运纪录的盛李豪,拟被保送至北京体育大学。
可爱的举重奥运冠军李雯雯,拟保送厦门大学。
她可是在东京奥运会举重女子 87 公斤以上级、巴黎奥运会举重女子 81 公斤以上级项目中都斩获了冠军。
在众多备受关注的运动员里,全红婵的名字格外显眼。
这位跳水奥运冠军,是中国最年轻的奥运三金王得主,她那出色的跳水技艺和可爱的性格,让全国人民都喜爱不已,亲切地称她为 “婵宝”。
然而,当看到全红婵拟保送的院校是暨南大学时,不少网友都提出了质疑。
暨南大学是一所 211 高校,这本身实力也不容小觑。
但对比同是跳水队的队友陈芋汐,人家保送到的可是 985、211 双一流的同济大学。
再看看射击队的黄雨婷,被保送至国内前十院校的浙江大学。
这么一对比,问题就来了。
全红婵名气这么大,专业成绩也是顶级水平,为啥保送的院校反而不如队友呢?
02
要说起全红婵的跳水成绩,堪称传奇。
2021 年东京奥运会女子单人 10 米跳台决赛,14 岁的全红婵惊艳全场。
五个动作,三个满分,以绝对优势拿下金牌,一战成名。
之后在国内外的各大跳水赛事中,全红婵也都有着非常出色的发挥。
在 2024 年巴黎奥运会上,她再次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又一次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
她的每一次起跳、每一次入水,都牵动着无数观众的心,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跳水的强大。
可以说,在跳水这个项目上,全红婵已经成为了顶尖选手,她的名字就是中国跳水的一张闪亮名片。
但就是这样一位成绩斐然的奥运冠军,保送院校却引来了大家的讨论。
其实,这背后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策变动。
全红婵是广东人,原本广东本土的 985 高校中山大学,是她很有可能选择的院校。
中山大学在学术资源、体育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着不错的条件,而且离家近,各方面都比较方便。
可是,从 2024 年起,中山大学暂停了运动员保送这一政策。
这一变动,就像是突然关上了一扇门,直接切断了全红婵去中山大学的路径。
而反观陈芋汐,她所在的上海,同济大学的运动员保送政策一直比较稳定。
陈芋汐的父母都是体育从业者,他们对于女儿的学业规划也更早。
在政策稳定的情况下,早早地为陈芋汐做好了相关的准备,这也让陈芋汐顺利地进入了同济大学。
除了政策变动,家庭因素对全红婵的院校选择影响也很大。
03
全红婵出身于湛江农村,家庭条件并不富裕,母亲还长期患病。
家庭的状况,让全红婵比同龄人更加懂事和成熟。
她心里一直牵挂着家人,在选择保送院校的时候,也把家庭因素放在了重要位置。
暨南大学位于广州,距离她的家乡湛江不算太远。
选择暨南大学,全红婵能够在训练之余,相对方便地回家看望家人,也能更好地兼顾家庭。
而且,暨南大学和广东省体育局、国家跳水队的合作都很紧密。
在这样的合作背景下,全红婵在暨南大学可以继续保持高质量的跳水训练,学校也能为她提供很好的专业支持,帮助她在跳水事业上继续进步。
这种能够兼顾家庭和职业发展的选择,对于全红婵来说,是非常现实且合理的。
从学业规划和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全红婵和陈芋汐也有着不同的考量。
在全红婵心中,能够在大学期间继续保持良好的训练状态,在跳水领域取得更多的成绩,是非常重要的。
暨南大学的 “运动训练” 专业,和全红婵的职业背景十分契合。
学校能够为她提供专业的训练指导和相关资源,助力她在跳水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而陈芋汐保送到同济大学,同济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的 985 高校,拥有更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更广阔的平台。
这对于她未来无论是继续在体育领域深耕,还是转向其他行业发展,都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
04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运动员保送上大学,这样公平吗?
会不会占用了普通学生的教育资源呢?
其实,运动员保送政策已经实行了40 年,它的初衷是为了弥补专业运动员在文化教育方面的缺失。
这些运动员们,从小就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训练,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上难免会有所欠缺。
通过保送政策,让他们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系统的教育,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且,教育部也有明确规定,保送生必须达到高中学历,高校对于运动员的毕业要求也是一视同仁的。
曾经就有运动员因为学分不足被退学,这也说明高校对于运动员学生的学业要求并不松懈。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运动员保送政策是在保障公平的基础上,给予这些为国家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运动员们一个继续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结尾
全红婵选择暨南大学,是基于政策变动、家庭因素、学业规划等多方面综合考量后的结果。
虽然从院校层次上看,她的保送院校不如陈芋汐的同济大学。
但这并不影响全红婵在大家心中的地位,也不影响她在跳水事业上继续发光发热。
我们应该理解她的选择,相信在暨南大学,全红婵也能开启一段精彩的学习和生活之旅。
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是在体育赛场上,还是在其他领域,都能继续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而对于运动员保送这一政策,我们也应该以更全面、更客观的视角去看待。
看到它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促进运动员全面成长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