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阿森纳主帅阿尔塞纳・温格(Arsene Wenger)提出一项关于越位规则的重大修改方案。按照该方案,只要进攻球员身体的任一部位与最后一名场上防守球员(不包括守门员)处于同一平行线,就判定为不越位。



身为国际足联(Fifa)全球发展主管的温格表示,此番规则修改旨在让进攻球员重获优势。随着视频助理裁判(VAR)投入使用,许多人觉得进攻球员原本享有的这种优势已逐渐丧失。现行规则规定,除手和手臂之外,球员身体的其他任何部位只要处在最后一名防守球员身前,就会被判越位。



温格把这项提议与 1990 年世界杯后的规则调整作类比。在那届世界杯前后,球员在球传出瞬间,要是和除门将外的最后一名防守球员平行站位,就会被认定为越位。1990 年世界杯场均进球数仅 2.21 个,是世界杯历史上进球最少的一届。

温格在接受拜因体育采访时,回忆起当时的规则调整:“1990 年意大利世界杯,比赛进球寥寥无几。所以我们决定,球员与防守球员平行站位时不再判定为越位。” 他进一步阐释:“当出现判罚争议时,要倾向于前锋。这意味着只要有极细微的不越位可能,前锋就应得到有利判罚。但 VAR 出现后,这种优势没了,不少人对此深感失望。”



目前,这套修改方案已在意大利青少年足球赛事中展开试验。温格透露,在做出最终决定前,还会开展更多测试,最终决策或许在 2026 年公布。不过,任何越位规则的变更,最终都得由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Ifab)—— 足球运动的规则制定机构来决定。

今年 3 月,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在年度大会上,同意由国际足联开展进一步试验,并表明试验目的在于检验新规则能否 “推动进攻型足球发展,创造更多进球机会,同时维持比赛的观赏性”。未来若要正式修改规则,还得充分征求足球界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参考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下设的足球与技术顾问小组建议。这些小组成员都来自足球领域,有经验丰富的前球员和裁判。

当下,英超联赛、欧冠联赛等欧洲主流赛事,在利用 VAR 审核存在争议的越位判罚时,采用半自动越位识别技术。专用摄像机能够实时监测多个关键要素,精准判断在传球瞬间,进攻球员身体是否超出最后一名防守球员的位置。这套技术于今年 2 月在英格兰足总杯的顶级赛事中首次投入使用,4 月被英超联赛正式采用。

除了越位规则,现代足球的回传规则,以及将 “胜一场积 3 分” 确立为全球通用积分标准,都是 1990 年世界杯后为鼓励进攻而推行的改革措施。1994 年世界杯,场均进球数提升到了 2.71 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