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凌晨的墨尔本还浸在夜色里,Olinda的居民突然被晃醒。床板咯吱响,窗户玻璃跟着颤,有人光着脚就往门外跑。



手机屏幕亮起,澳洲地球科学局的消息弹出:12点30分,2.

8级地震,震源5公里。

南边Jam Jerrup的大爷说,躺床上跟坐船似的,多少年没这么晃过。北边Craigieburn的年轻人更惊,大半夜发朋友圈:“地震了!有人感觉到吗?

”,不到两小时,阿德莱德东部也跟着震了。

Nairne附近的居民刚眯着,2点整,2.

7级地震,震源9公里,屋子又开始晃。阿德莱德市区的王大姐直拍胸脯:“比墨尔本那次感觉轻些,可还是吓得心跳加速。

”俩城市短短几小时接连震,居民群里炸开了锅:“这是咋了?板块又不安分了?

”地质专家出来解释,说是澳洲板块每年移动约7厘米,内部应力积累释放闹的。可老百姓不懂那么多,有人翻出老黄历:“1954年阿德莱德5.4级地震,墙倒屋塌的,后怕啊。

”那回三人重伤,3000座建筑受损,3万多例保险索赔,想想都揪心。

还有人提起1988年北领地6.6级强震,虽说离得远,可地震的威力谁能忘?

现在虽说都是2级多小震,架不住连着来,人心惶惶的。有人嘀咕:“小震不断,会不会有大震?要不要提前做准备?



”也有人觉得专家说的对,板块移动正常,可这频率是不是高了点?咱普通老百姓,就图个住得踏实,这半夜连震,咋能不担心?

我个人觉得,小震虽不用慌,可相关部门该多盯着点,让大家心里有底。再说了,澳洲这些年地震、山火啥的,是不是越来越频繁了?老一辈常说“天有不测风云”,可这地动山摇的,还是得有应对法子。

就像1954年那次,要是提前有预警,损失是不是能少点?

现在科技发达了,能不能把预警做得更及时,让老百姓提前躲躲?

还有房屋质量,是不是该再提高提高,经得起小震,也扛得住大震?这些问题,都是咱平头百姓关心的,毕竟房子是安身立命的地儿。

可话说回来,地震这事儿,谁能百分百预料呢?只能盼着相关部门多上心,咱自己也多学点防灾知识,有备无患。

这次俩城市连震,虽说没造成大损失,可给大家提了个醒。

地球板块在动,咱的防灾意识也得跟上,别等出事了才后悔。至于以后还会不会震,啥时候震,咱说了不算,只能等着看。

可这连着两次地震,就像敲了两声警钟,让人心里不踏实。

哎,只希望以后这样的事儿少点,大家都能睡个安稳觉。可这板块移动越来越频繁,往后咱普通老百姓该咋安心过日子?

这个问题,值得好好琢磨琢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