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爷蹲在田埂上吧嗒旱烟,眼瞅着灰蒙蒙的天直叹气。
今儿个四月初十,村里老人嘴上都念叨“四月怕初十”,到底怕个啥?老黄历说今儿是乙巳年辛巳月丙子日,十二建除里的“危日”,老话讲主凶险。四月又唤“巳月”,对应地支里的蛇,正是万物疯长的节骨眼,十却是“满则溢”的数。
“三不挖”的讲究在村里还留着根,不挖井不挖渠不挖窖,说怕惊了地气。
可庄稼人最怕的,还是老天爷在这一天耍脾气。
“四月初十雨绵绵,麦子烂在田里边”,这会儿北方小麦正灌浆,雨水一多准坏事。麦穗发霉、杆子倒伏,去年隔壁村就遭了这灾,收成全打了对折。更怕那“晒破砖”的毒日头,热得土坷垃直冒烟,灌浆期遇上高温逼熟,麦粒都憋不饱。
“狂风卷四月初十,果树就会哭断枝”,园子里的桃树刚挂小果,大风一刮满地白花花的落英。张婶家梨园去年遭了风,秋后果筐比往年少装三分之一,急得直抹泪。现在虽说有天气预报,可老一辈还是时不时抬头看天,念叨这些传了几辈子的农谚。
有人说这是迷信,可哪句老话不是从前人汗珠子里滚出来的经验?就像土地神诞那天,村里依旧摆上猪头肉、甜苹果,求的是个风调雨顺的念想。
黄历上写着今儿宜动土,可李大爷偏要等明日,说“宁信老理儿三分,不冒没由头的险”。
这矛盾处倒让人寻思,老传统和新法子,到底咋搁一块儿护好收成?南边水稻正插秧,北边小麦待灌浆,中间夹着这么个“坎儿日”,老天的脸色太关键。
你说现在科技发达了,可庄稼扎根土里,哪样不是看天吃饭?就拿去年来说,立夏后一场倒春寒,好多地方秧苗都补了第二茬。农谚里的“怕”,说到底是怕老天爷不按常理出牌,怕辛辛苦苦干一年落个空。
村里的年轻人觉得老辈儿太较真,可真到了节气关口,又忍不住跟着瞅天气预报。
这“怕”里藏着的,是庄稼人对土地的敬畏,更是对收成的热乎盼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老祖宗早明白物极必反的理儿,挑这日子给后人提个醒。今儿个您那儿天气咋样?
是晴是雨还是刮大风?田里的庄稼受不受得住?不管信不信老说法,多留意天气总是好的,毕竟收成攥在自己手里,也系在老天手里。
说到底,农谚是面镜子,照着过去的日子,也让咱们在当下多份心眼儿。这四月初十的“怕”,怕的不是日子,是对土地收成的那股子在乎劲儿啊。[以下内容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