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苏迪曼杯是世界羽毛球综合实力最高赛事,其重要程度仅次于奥运会团体比赛。

这项创办于1988年的赛事起初并不怎么受中、日、韩等羽毛球强队重视,他们的重心都是放在奥运会冠军的争夺上,所以,首届苏杯冠军被当时还不是很有名的印尼队摘得,这对于名气不是特别高的国家来讲是有促进作用,从此,印尼队就像开了挂一般全速前进。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羽毛球单打项目首次进入奥运会,各大豪强都想做吃螃蟹的人,夺得羽毛球女单项目奥运历史首金,在鹬蚌相争中,印尼的天才少女王莲香杀出重围,并且在决赛中一举夺冠。

但自从辉煌的王莲香时代之后,印尼女单似乎一蹶不振,时至今日,印尼队在苏迪曼杯和奥运会上就再也没能夺得苏杯和奥运会女单的冠军,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哀。

中国队在苏迪曼杯上参与的时间也很长,但是中国队比印尼队要幸运得多,自从1995年苏杯首次夺冠以来,已经14次夺得苏迪曼杯冠军(2025年苏迪曼杯决赛,中国队以3-1的大比分战胜韩国队夺得冠军,成功实现四连冠)。在奥运会上,国羽也是荣誉满身,但是有一个困惑的问题让球迷们不解,为什么现在(2014年-2025年)的国羽很少连续夺得过苏迪曼杯和奥运会的冠军。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国队的辉煌时刻,那是中国队千禧年以后唯一的一次连夺奥运会五金和苏迪曼杯的冠军,当时的国羽是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羽毛球队,这两个含量超高的羽毛球综合荣誉已经把国羽带到了巅峰。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国羽可是在没有超级全满贯得主林丹,如果当时的主教练李永波带上他的话(当时林丹30岁),国羽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夺冠旅程或许会更加平坦,但正是在年轻球员谌龙(当时24岁)、奥运冠军李雪芮(当时21岁)的带领下,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以老带新的中国队才能突破重重阻碍夺得苏迪曼杯冠军,走到近年来的最巅峰时刻。



在中国队夺得2025年苏迪曼杯冠军之后,我们必须迅速冷静下来,分析一下国羽的得失,这届苏杯中国队的大问题都集中在女单身上,虽然最后夺冠了,但是张军主教练的有些决策还是有些问题的,第一就是李诗丰只是上了一场比赛,张军指导老可着石宇奇在这里使劲薅,好歹让翁泓阳、李诗丰上场感受一下大赛氛围。

第二个问题就是张军指导的女单战略有点奇怪,在有些场次里,球迷觉得他派王祉怡,他却派出了陈雨菲,就有点儿捉摸不透,一个重大失误是决赛打安洗莹的时候,其实张军指导可以派上对她有心理优势的陈雨菲,而不是外强中干的王祉怡。如果张军指导让陈雨菲上场,说不定这结果就不一样。

再说综合实力方面,现在中国队真正有碾压实力的只有混双,男单、女单、男双三个项目的选手虽然实力很强,但实际上是一种外强中干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伦敦奥运会和吉隆坡苏迪曼杯之后十几年,国羽就难以回到巅峰状态,连续夺得奥运会五金和苏迪曼杯冠军。

2025年厦门苏迪曼杯之后,张军教练要加强女单项目选手的训练,比如王祉怡,虽然这位25岁的名将出道之后进步也很快,世界排名也升到了世界第二,但是她的实力基本盘还不如陈雨菲稳定。为什么陈雨菲会在对阵韩国队安洗莹时有心理优势,并且对她屡屡有胜利的战绩,就是因为有信心,且基本盘超级稳定。

女单方面,王祉怡必须要加强步伐、速度、气息等基本盘的训练,只有把这些基本盘搞稳定了再去搞攻杀、防守挡网等业务训练的时候才会没有后顾之忧。

男单也一样要有基本盘的训练,不过要在额外训练的时候加一项锤炼自信心和勇气的训练项目,因为男单比女单更具挑战性,更需要勇气。

双打方面的队员,只需要维持现在的自信心态,在基本盘训练之下再加强配合和心理默契就行了。

总结来说,国羽自2012-13年之后,不能连续夺得奥运会五金和苏迪曼杯冠军的原因其实是复杂多元的,笔者只是把最核心的原因简化了之后才阐述出来的。

面对即将开始羽毛球单项世锦赛,张军教练和国羽队员们必须要坚定信心,在更多大赛上证明,国羽永远不会倒下,中国羽毛球队的未来将永远光明。



对此,您怎么看?

如果您喜欢“我”,请您点击关注,您的关注和点赞是我原创的最大动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