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黄毅(公关界007主笔)
来源 | 公关界007(ID:PRCN007)
春天是属于花的季节。春天一到,风吹过的地方,仿佛都开出了花。
而静待开花的TA们,也在第一束花开放的瞬间,踏上了追花之旅:
开在悬崖的四月蔷薇、城郊公园中绽放的“莫奈花园”、街边偶遇一小束独属于郁金香的惊艳……在小红书,每到春天,爱花更爱奔向花的他们,就带着一股芬芳,让花开遍了红薯地。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花,可不止在花田盛放。
在奔向花的路上,当代年轻人都不再只是个赏花的路人。
他们开始追随薄荷绿般清透的眼妆、迷上樱花粉颜色的腮红,将独属于春天的浪漫,画在脸上。
年轻人春日追花越来越卷的背后,既是追逐美好生活的热情显露,也隐藏着他们内心的真实需求:追花不仅是简单的踏青,他们渴望「用最美姿态与春天约会」。
这个春天,小红书借上海国际花展之机,在上海中山公园落地了一个“春日追花”大型线下花市,用灿烂的鲜花与流动的光影,将印象派画布上的「莫奈花园」搬进现实世界,与广大用户共赴一场美妙的「春日追花」盛宴。
不仅如此,小红书还联动多芬、希思黎、欧舒丹、阿玛尼美妆、妮维雅等美护品牌,及小红书好好玩俱乐部主理人、美妆博主等于现场大整“花活”,共创9大摊位8大装置,发起与众不同的春日追花挑战,短短3天便吸引到15万+用户走进「春日欢迎会」的拱门,帮助品牌与目标用户实现“美丽邂逅”的同时,将春日追花这一生活仪式,转化为美护品牌深度触达用户的超级场景,并开创了「线上内容共创-线下场景体验-品牌丝滑植入」的美业营销新范式。
线上线下双轮驱动,
小红书重构春日营销逻辑
基于对站内「春日」场景营销趋势的精准把握,小红书春日追花在上海国际花展之际,联合小红书设计周&美妆薯,发起一场春日追花盛宴。既满足年轻人出门追花更要美美出片的真实需求,也为美护品牌捕捉了一条和用户相伴走进春天场景的追花之路。
具体来看,小红书的思维创新在于,构建了「线上造趋势打造春日追花向往感—线下真实体验深化与种草—二次传播裂变」的营销范式,帮助美护品牌以“花花使者“的身份融入用户春日追花旅程。
1线上:围绕站内热门话题,多措并举,持续发酵春日追花主题热度
走进今年春天的小红书,就像被打翻的调色盘泼进了生活。
一张偶然捕捉到的45度角飘落的樱花花瓣照,就有可能成为小红书摄影薯社区的话题C位;穿搭博主在上海武康路梧桐树下的一袭 “浅春系穿搭”,往往会被时尚薯们“求链接”的评论刷爆;还有彩妆尖子生们纷纷拿出看家本领,用沾满花瓣的化妆刷扫过颧骨,画个“春日追花妆”,在美妆薯的#春日妆势 活动里各自花姿招展迎春天。
他们在公园草坪、街头巷尾、窗台化妆桌等现实场景中交织成网,最后又在小红书上汇聚成无数 “小而美” 组成的春日狂欢。
当春日氛围达到小高峰,小红书官方于4月3日发布“春日追花”主题短片,号召用户一起在春日感受花的气息、妆点花的色彩。
随后IP用一系列追花live海报打造春天追花万种可能,11位博主联合呈现了属于他们的“春日追花影像”,邀请全站用户一起,在春天的场景下从头发到身体,从护肤到妆容,从香水到美甲,细致入微的打了样,一起做好迎接春天的准备,共赴这场“春日追花”的盛宴。
趁着追花的趋势,小红书春日追花和UGC营销IP好好玩俱乐部共同发起追花“整花活”招募,号召站内全兴趣圈层俱乐部主理人一起参与到追花的旅途中,脑洞大开从不同维度将兴趣人群和追花链接在一起。既有手作达人用福州花扇将春日繁花定格于扇面之中,也有户外骑行博主“轮”上生花的浪漫艺术,还有社区公益博主用镜头与鲜花表达“孤独症”议题的温柔……
来自不同圈层、不同地区的主理人们个个脑洞大开,带来了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春日追花整活姿势与创意玩法,在招募下迅速集结到更多同频的队友,产生这个春天关于追花的更多想象,也为后续的线下花市输送源源不断的灵感。
借着站内已开始的“追花热”,4月11日小红书顺势开启「晒出我的追花日记」活动玩法,在花海、在公园、在生活中捕捉下春日追花过程中的各种小确幸。春天可以在追花合拍照中,也可以轻抚在花式妆容中,还可以流动于指尖……在站内UGC内容中,人们在花姿招展迎春天的过程中看见春天不同美的存在,助力春日追花活动加速破圈,覆盖更多目标受众。
伴随用户UGC内容的不断丰富与扩散传播,小红书站内春日追花话题的趋势与热度也水涨船高、逐步升温,多芬、希思黎、欧舒丹等品牌抓住「春日追花」场内趋势,找到身体护理、防晒等场景,以“花花使者”的身份与小红书发起品牌营销活动,吸引目标用户关注并体验,实现精准种草。吸引目标客群关注并体验品牌主打产品,实现精准种草。
《滑动左右查看下一张图片》
2线下:从「花市」到「美丽磁场」的沉浸式重构
4月18日-4月20日,小红书春日追花在上海中山公园落地线下「春日花市」,区别于传统的商业化集市,整个花市融合鲜花、白纱还有蓝天,在梦幻般的色彩氛围沉浸中,打造一场“视觉享受”、“向往感”、“氛围感”、“惊喜感”等多重体验为一体的春日追花盛宴,其核心有三大看点。
其一,春日追花挑战,九大摊位&八大装置融合于花海中,以更丰富、更多彩的互动内容,给大家来到春日追花感官体验,唤醒每一个正在追求浪漫、期待美丽的心。
“花与自然”无疑是吸引用户的第一理由,小红书将多芬果奶浴室、春日报刊亭等9大各具特色的摊位,及春日追花妆、春日小花船等8大装置分散布局在公园中,围绕「人在画中走」的理念和一步一景、百花齐放的“花活”设计,让用户尽收梦幻花海的氛围之美,解锁全身心的美之体验,最终让用户收获一段充满未知的游园之旅,激发用户的主动探索欲和分享欲。
《滑动左右查看下一张图片》
其二,小红书联合多芬、理肤泉、阿玛尼美妆、欧舒丹、尔木萄、妮维雅6大合作品牌,基于各自的品牌特性定制线下装置,将追花的仪式感拉满,从洗护、护肤、防晒、美妆等方面,做好用户“花花使者”,以更自然的形式与用户的对话,在优质互动体验中完成种草。
而当用户在6大品牌的摊位集齐追花挑战的花花卡片后,便可在春日追花服务站兑换追花刮刮卡参与抽奖,领取追花定制周边。此举的创新之处,在于用更具趣味的游戏逻辑,将各有其美的品牌摊位转变成吸引用户主动打卡的挑战关卡,从而极大弱化品牌植入的生硬感。
在此过程中,品牌与用户的链接、沟通,不再是被动且生硬的叫卖,而是变成了用户为「解锁美丽成就」的主动探索。
《滑动左右查看下一张图片》
其三,承接线上与好好玩俱乐部共创的整花活挑战,此次线下市集也请到在招募活动中获得用户高反响的4大主理人提案,从线上走到线下,打造特别体验摊位。
从永生花戒指DIY到把鲜花之美定格在脸上的花卉改妆体验,好好玩俱乐部主理人摊位的加盟不仅进一步夯实了花市“美美与共”的价值传递,更为广大用户与品牌打开了全新的追花视角。
与此同时,@欢仔儿Ashley、@Aurara丁丁、@老张长生不老、@七个羊_四位小红书美妆达人亲临现场,为用户提供线下改妆体验,带来一系列变美小诀窍;同时小红书邀请到专业护肤博主现场讲解换季皮肤护理、防晒、美白等干货。
在好好玩俱乐部主理人、美妆博主、专业护肤博主与广大用户的“亲密接触”过程中,小红书春日追花也巧妙地向用户传递“美不止今天,美是每时每刻”、“美既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等理念,潜移默化中实现了与用户情感深处的情绪共鸣。
从好玩的春日追花挑战,到丰富的追花体验摊位,春日追花线下花市实际遵循着“花美、人美、生活美”这样一条朴素但清晰的逻辑线,引导用户不仅要欣赏美丽的花市,也要自信装扮自己,更应发觉生活中美的点滴。
打造超级场景,
创新品牌营销模式
当品牌能为用户的、体验加分,产品功能就会转化为情感符号,进而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独特位置。在小红书春日追花营造的超级场景中,品牌追求的并非单纯的植入与曝光,而是转变为用户「变美仪式」的陪伴者。
此次整合营销中,小红书x希思黎联动上海知名花店UBAN FLOWER合作,定制主题快闪活动,以蓝紫色鲜花矩阵构建出一个如梦似幻的法式花园场景,涂上一抹靓丽春色,让人群一眼爱上。
围绕“春暖花开,越晒越白”主题,小红书x希思黎线上发起邀约活动,吸引用户前往线下快闪店深度参与“产品功效可视化演示、定制派样服务、现场答疑”等体验环节,让用户直观感受“长时间户外追花后肌肤依然通透亮白”,将品牌主张与实际效果绑定,建立 “越晒越白” 的信任壁垒。不仅将“防晒”从“对抗阳光”的防御性需求,转化为鼓励用户“拥抱阳光”的主动性选择,也契合了当下年轻人“拒绝焦虑式防晒,追求自然美”的心理,成功凸显品牌助力用户“春暖花开,越晒越白”的底气与产品实力。
多芬同样抓住了小红书春日追花超级场景所创造出的深入沟通机会。
一来,多芬巧妙地将其“果奶”系列产品中的草莓和奶瓶两大主元素,融入到小红书春日追花挑战中,其巨大、鲜艳且独特的装置,第一时间引起用户的兴趣与探索。
二来,多芬带有独特香氛气息的产品,从味觉上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可大幅拉升用户对多芬产品的记忆度。
三来,多芬还主动借势小红书春日追花主题热度,在平台上发起品牌专属的讨论区,将精准用户引向品牌自己的流量池,如此不仅可持续放大多芬品牌及产品声量,创造不错的种草与转化效果,还为多芬沉淀用户资产打下基础。
综合来看,小红书围绕站内热门趋势,打造超级场景的策略,让品牌成为用户「自我实现」的工具,品牌的产品将不再是可替代的功能品,而是「追花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以人为本」出发
小红书解锁美护种草新模式
短短3天、15万人共赴一场追花挑战,小红书春日追花活动的火爆出圈,绝非偶然。
小红书始终“以人为核心”,捕捉到追花行为背后的用户真实诉求——借由 “与春天的美丽约会”,完成对生活仪式感的建构、对自我形象的重塑,以及对 “美” 的主动探索。当年轻人为追花早起化妆、担心暴晒伤肤、苦恼穿搭不够“春日感”时,小红书早已将品牌的产品力转化为“变美解决方案”,嵌入用户的真实场景。
这种“以人为本”的思维,正是小红书区别于传统平台的核心优势。当其他平台还在比拼流量曝光时,小红书早已洞察:Z 世代拒绝被广告轰炸,但愿意为“懂我”的品牌停留 —— 前提是品牌能真正站在用户视角,成为他们实现“理想自我”的助力者。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春日追花的成功并非个例,而是小红书以人为本营销的又一次实践。红妆大赏瞄准“紧跟潮流”的变美刚需,每年梳理美妆趋势,让用户在追逐潮流的过程中自然接触品牌;护肤内行人来报到针对“科学护肤”的理性需求,让品牌产品成为专业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而春日追花则是聚焦“场景化变美”,将美从单一的产品功能,延伸到“生活方式体验”。用户在花市中不仅是试用产品,更是在体验“春日与鲜花共舞”的浪漫场景,让品牌成为“美好记忆”的载体。
在笔者看来其共同的逻辑在于,先洞察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美好向往”,再通过内容共创、场景搭建、体验设计,让品牌成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供者,而非单向输出的广告主。
以营销IP为支点,这给美护品牌带来更多可能性,笔者认为有三条关键启示:
其一从“产品功能”到“用户需求”:把卖点转为买点,让产品从用户真需求的切角对话。
其二从“品牌自说”到“用户分享”:让用户成为品牌故事的“共创者”。
其三从“短期曝光”到“融入生活”:用IP构建“美”的向往感,再让产品融入生活。
总而言之,小红书以人为本的营销范式,为美护行业打开了新的营销逻辑:真正的品牌力,始于对“人”的理解;真正的种草,发生在用户主动追寻美好的路上。这或许就是春日追花留给行业的终极启示 —— 以人为本,方得“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