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卫健委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的人口数据:中国人口总数降到14.09亿,已经连续三年负增长,总和生育率跌到1.09,远低于2.1的更替水平,更是比日本和韩国还要低。此外,根据卫健委调查数据,58.3%的育龄人群不打算生或不愿意生,比2020年暴增近16%。而在看到以上数据之后,不由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事实上,我国为了鼓励老百姓多生孩子,早已经放开了生育政策,但起到的效果并不理想。资料显示,我国在2016年放开了二胎政策之后,2017年新生人口曾一度反弹至1758万,但之后又开始了连年下跌。在进入到2021年后,我国又放开了三胎政策,但出生人口数量仍在不断下跌。到了2024年,新生人口已经降至954万。
导致我国放开二胎、三胎政策效果不佳的原因是:①国内房价过高,一线城市买房要几百万/套,而二三线城市买房至少也要150-200万/套。很多家庭为了买房,除了掏光所有积蓄之外,还要欠下几十年的房贷。而对于这些家庭来说,能生一胎就不错了,再也生不起二胎或三胎。
②养娃成本过高。数据显示,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至少要花费62.7万至86.8万。而生二胎和三胎这个费用要翻倍。③职场对生育并不友好。很多女职员在生了一胎之后,就急着上班,担心自己的工作被别人抢走了。其实,如果女职工选择生育二胎或三胎,就要花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这也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结束。
而在二胎、三胎催生无果之后,国家正在转换生育思路,从以前光喊“生娃”到现在实打实的“帮助你养娃”。各地在住房、教育、税收、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出台新政策,来鼓励老百姓生育二胎或三胎。同时,卫健委也悄悄把口号从实施全面两孩换成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而面对当前困局,经济学家马光远提出“新方案”,就是甩出四味鼓励生育的猛药。而此“新方案”而却受到年轻家庭的广泛支持。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新方案”,看看有没有直击要害,从而推动未来几年出生人口数量的大反转。
第一,降低教育成本
现在幼儿园阶段的学费比较贵,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在经济方面的支出压力也是很大的。所以,建议把幼儿园3-6岁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这样每年就能给家庭省下好几万。此外,统一编制免费教材,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与大城市一样,也能享受到免费国家统一的课本。
第二,减轻多孩家庭的住房压力
房价过高降低了居民的生育意愿,当务之急就要减轻多孩子家庭的住房压力。截至2025年3月,全国已有超过150个城市实施了对二孩三孩家庭购房支持政策,包括额外补贴、专项贷款、降低首付比例等措施。比如,广州市规定,三孩家庭购买首套房可享受首付比例降至20%的优惠;成都市对三孩家庭购买首套房给予10万元补贴。
第三,生孩子不用花钱
让年轻人生孩子不花一分钱。就是从产检到坐月子,住院费可以100%报销。比如,杭州宝妈小张,生育二胎要花1.2万元,现在可以由国家全部承担,小张在生完了二胎之后,只要刷一下医保卡就可以了。
此外,还应该规定各个企业,给女职工放半年带薪产假,并在公司专门设置母婴室。如此一来,可以让那些本来不敢生二胎或三胎的女职工,不用再担心因生育二胎或三胎,而遭到企业的降薪或解聘。
第四,拿出真金白银来鼓励生育
就是要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真金白银的用于鼓励生育二胎或者三胎上面。比如,广东省对三孩家庭每月发放10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岁;江苏省对三孩家庭每年给予5000元教育补贴,直至孩子18岁。如此一来,降低了多孩家庭的养娃成本,各的地生育率就有望得到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