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题本命年太岁符四首 其一

人间自有岁星辰,符箓能教吉运巡。

但使朱砂封劫煞,东风先报一枝春。

首句 “人间自有岁星辰”: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宏大而神秘的氛围。“人间” 点明了所描述的主体范围,我们所处的人世间。“自有岁星辰”,“岁” 可指岁月、年岁,也与本命年的 “岁” 相呼应,“星辰” 在传统文化中常被赋予神秘的力量和象征意义,暗示着人世间的时间流转和冥冥之中的某种规律,岁月的更迭伴随着星辰的运行,为后文对太岁符的描写奠定了神秘的基调。

次句 “符箓能教吉运巡”:直接引出了诗的核心意象 —— 符箓(即太岁符)。“能教” 表明了一种能力和作用,即太岁符具有让吉运降临、环绕在人身边的功效。“吉运巡” 形象地描绘出吉运如同在身边巡回、守护一般,给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表达了人们对借助符箓获得好运的期盼,同时也体现了符箓在人们心中的特殊意义和作用。

第三句 “但使朱砂封劫煞”:“但使” 有只要、倘若的意思,强调了一种条件。“朱砂” 在传统的符咒文化中是一种常用的材料,被认为具有辟邪、驱凶的力量。“封劫煞” 则明确指出了太岁符的一个重要功能,即封印、化解那些可能带来灾祸的劫煞之气。这句诗进一步深化了太岁符的神秘力量和实际作用,突出了人们通过借助朱砂绘制的太岁符来抵御厄运、消灾解难的愿望。

末句 “东风先报一枝春”:“东风” 在诗词中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新生的希望。“先报” 生动地表现出东风仿佛是春天的使者,提前将春天的消息传递过来。“一枝春” 以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出春天最初的迹象,一枝绽放的花朵,既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也暗示着在借助太岁符化解劫煞之后,人们将迎来美好的新开始,如同春天的到来一样充满生机与希望。



七绝.题本命年太岁符四首 其二

锦匣深藏太岁文,眉间忧色减三分。

明朝若遇罡风起,或化轻雷或化云。

首句 “锦匣深藏太岁文”,“锦匣” 一词,赋予器物华贵之感,“锦” 为精美丝织品,暗示所藏之物珍贵且被珍视。“深藏” 体现了郑重与小心,将 “太岁文” 置于其中,“太岁文” 即太岁符,如此郑重收藏,凸显其在持有者心中的重要地位与神秘价值,也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太岁符保平安、消灾厄的高度信赖,为全诗奠定了庄重神秘的基调。

次句 “眉间忧色减三分”,此句承接首句,点明了拥有太岁符后的心理变化。“眉间忧色” 直观展现出人们因本命年可能遭遇灾厄而产生的忧虑情绪,而 “减三分” 表明太岁符仿佛具有神奇力量,仅仅是将其收藏起来,便在心理上给人带来慰藉,让忧虑减轻,体现出人们对太岁符心理依赖的具象化。

第三句 “明朝若遇罡风起”,“明朝” 设定了未来的时间节点,增添了未知的悬念感。“罡风” 在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强烈、具有破坏力的凶煞之风,象征着本命年中可能遭遇的凶险与劫难。“若遇” 表明劫难的不确定性,却又暗示其潜在威胁,营造出一种紧张不安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诗中人物面对未知灾祸的担忧,同时也为下句展现太岁符的神奇功效做铺垫。

“或化轻雷或化云” 承接 “罡风起”,描绘出太岁符在面对劫难时可能发挥的神奇作用。“轻雷”,雷具有震慑、驱散邪恶的象征意义,意味着太岁符能如雷般震慑化解灾厄;“化云”,云轻盈柔和,寓意着太岁符可将凶险转化为无形,使其消散于无形之中。“或…… 或……” 的表述,既展现了太岁符应对灾厄方式的不确定性,又强调了其化解劫难的强大能力,给人以无限遐想空间,以充满诗意和奇幻色彩的语言,表达出人们对太岁符庇佑自己度过本命年难关的坚定信念,也使全诗在奇幻浪漫的氛围中收束,余韵悠长。



七绝.题本命年太岁符四首 其三

太岁当头朱笔勾,神符一道解千愁。

平安即是人间福,何必焚香问紫侯。

首句 “太岁当头朱笔勾”,“太岁当头” 在传统民俗观念中,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意味着本命年时可能面临诸多不顺与灾祸,带有强烈的危机感和紧张氛围。“朱笔勾” 则呈现出化解危机的关键动作,“朱笔” 即朱砂笔,在符咒文化里,朱砂具有辟邪驱凶的特殊功效,用朱笔勾勒太岁符,仿佛是在与太岁这一神秘力量进行 “对话” 与抗衡,以朱砂的神力破除太岁带来的厄运,短短七字,将民俗中的凶险与化解之法生动展现,极具画面感和神秘色彩 。

次句 “神符一道解千愁”,紧承上句,“神符一道” 再次强调太岁符的神圣与灵验,“神” 字赋予其超凡脱俗的力量属性。“解千愁” 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太岁符在人们心中能够消除一切忧愁、化解所有困境的强大功效。

第三句 “平安即是人间福”,此句笔锋一转,从对太岁符功效的描述升华到对人生幸福的思考。“平安” 二字看似朴实无华,却道出了人们内心最本真、最基础的渴望。在经历了对本命年灾厄的担忧以及对太岁符庇佑的期待后,诗人深刻领悟到,相较于功名利禄,平安才是人生最大的福气,这一观点极具普世价值,引发读者对幸福本质的共鸣与思考,使诗歌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末句 “何必焚香问紫侯”,“焚香” 在传统文化中,常是人们向神灵祈福、问卜的仪式,代表着对神灵的虔诚与求助。“紫侯” 可理解为仙界的尊神,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神秘力量。“何必” 以反问的语气,鲜明地表达出诗人的态度,既然平安已是人间至福,且太岁符已能守护平安,就无需再焚香向神灵苦苦追问命运。



七绝.题本命年太岁符四首 其四

星斗周天十二回,灵符长护命宫台。

若教太岁心同契,便引祯祥入梦来。

首句 “星斗周天十二回”:“星斗周天” 描绘出浩瀚星辰在天空中循环运转的宏大景象,“十二回” 对应着十二年一轮回的本命年周期,巧妙地将天体运行的自然规律与人生的时间节点相联系。

次句 “灵符长护命宫台”:“灵符” 即太岁符,点明诗歌核心意象。“长护” 强调了太岁符对人的守护是长久持续的,给人以安全感和依赖感。“命宫台” 在命理学说中,是与个人命运紧密相关的概念,此处借指人的命运和生命。

第三句 “若教太岁心同契”:“若教” 表示一种假设,增添了诗歌的想象空间。“太岁” 在传统观念中是掌管年岁的神灵,具有强大的力量,其喜怒与人们的命运息息相关。“心同契” 意味着人与太岁神灵心意相通、和谐共鸣,表达了人们渴望与太岁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不再将其视为带来灾厄的对立面,而是希望得到它的认可与庇佑,这种情感的表达使诗歌更具神秘色彩和人文情怀。

末句 “便引祯祥入梦来”:承接上句,“便引” 表明因果关系,一旦与太岁心意相通,就会产生相应的结果。“祯祥” 即吉祥、祥瑞,是人们在本命年最期盼的美好事物。“入梦来” 则以一种浪漫、梦幻的方式,描绘出祥瑞如同梦境般降临的美好画面,寓意着人们将在太岁符的庇佑下,迎来幸福吉祥的生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