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弗洛二德 编辑:阿册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跟大家分享一个不太容易察觉的真相。

如果你长大了还是很单纯,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总是容易吃亏,甚至被人欺负,却不懂得反抗。

那绝对是从小就被父母欺负过的结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与父母的依恋关系深刻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如果童年时父母总是严格指责、控制或情感忽视,孩子很难建立安全感和自信。

在我的咨询经验中,也见过许多这样的人:

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后,发现他们小时候往往并不是被保护的太好,而是一直被父母掌控、打压甚至情感忽视。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性格,可以对照以下三个原因,看看你的成长环境是否有这些特征?


来源:pexels

01父母缺乏社交能力

有些父母自己社交能力有限,害怕孩子过多接触外界,索性直接控制孩子的交友权。

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说,在我高中之前,父母不允许我交朋友,甚至明令禁止我跟同龄人玩耍。

我妈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交朋友有什么用?这些爱玩的小孩都是家长不管的”。

因此,每次他们外出,总是把我和妹妹锁在家里,彻底与外界隔绝。

这样的成长经历导致我成年后依然有社交恐惧,害怕与陌生人打交道,不敢主动交流。

而回头看看父母的一生,他们几乎没有朋友,生活方式始终封闭,甚至都不懂如何真正与人相处。

所以他们并没有教会孩子如何与社会接触,而是用自己的方式把孩子变成了另一个社交能力缺失的人。

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孩子的社交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父母的社交模式和行为方式会被孩子模仿和内化。

如果父母缺乏社交能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难以学习到有效的社交技巧,从而在成年后表现出社交恐惧和回避行为。


来源:pexels

02父母焦虑充满了戾气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社交训练场。

然而,很多家庭内部充满了争吵、冷暴力,甚至摔东西情绪化表达。

当父母彼此冲突时,他们不仅没有教会孩子如何理性解决矛盾,反而让孩子被迫卷入其中。

比如有些夫妻吵架时,还会让孩子站队,问他:

“你觉得爸爸对还是妈妈对?”这其实是在撕裂孩子的内心。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这种长期处于家庭冲突之中的经历,就像是一种无形的逼迫,让他们的关系观和对是非的认知变得混乱。

而当他们长大后,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也害怕与人起冲突,甚至潜意识里避免亲密关系。

许多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不是因为不渴望家庭,而是从小在原生家庭里目睹父母的相处模式后,对婚姻产生了深深的恐惧。

对于他们来说,维持一段普通的社交关系都已经很难,更别说去学会圆滑处世了。

所以外界看起来他们单纯,其实是因为他们不知该如何应对人际复杂性。

研究指出,家庭冲突对青少年的社交能力有显著影响。

长期处于家庭冲突中的孩子,容易形成回避型人格,缺乏安全感,难以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

他们在面对人际冲突时,往往选择逃避或妥协,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来源:pexels

03扭曲人格地成长

成长在糟糕家庭氛围中的孩子,为了生存,不得不逼自己早早懂事。

然而,真正的成熟并不是过早懂事,而是学会独立思考,合理表达自己的需求。

但许多孩子被迫成长的方式,却是通过服从、牺牲自我感受去满足他人。

尤其当关系里出现矛盾时,他们害怕冲突,选择隐忍,甚至学会逃避。

这些人在成年后看上去似乎很单纯,甚至很懂得利他思维,愿意为别人着想。

但实际上,他们的内心往往充满了恐惧和委屈,而这种习惯性退让,反而让他们成为最容易被利用和欺负的对象。

别人看到他们的善良,其实只是看到了他们不会反抗的性格。

所以真正的问题不是单纯,而是因为从小没有人教他们如何保护自己,如何真正成熟。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成年后依然单纯,并不是因为你被保护得太好,而可能是因为从小你的情感需求没有被满足,甚至一直在被父母控制或者打压。

成年人的社交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独立性,很多都和童年经历息息相关。

如果父母自己不会社交,总是制造家庭冲突,让孩子过早懂事,但又不教会如何成长。

那么这个孩子长大后,就很可能变成一个在人际关系中懦弱,不懂拒绝,容易被欺负的人。

这只是扭曲人格地成长。

所以,真正的成长不是天真变事故,而是学会在理解他人的同时,也能保护自己的界限,敢于表达自己的需求。

绝不是一味妥协和退让。


来源:pexels

以上就是三个被父母欺负的三个原因与特征。

你有没有符合呢?

接下来,再给大家介绍一个壹点灵的真实案例,并给您提供解决方案。

04壹点灵真实案例解剖

举例来说,壹点灵平台上有这样一个真实案例(案例已经过模糊化隐私化处理):

来访者小王26岁,性格温和单纯,却因为家庭环境变得极度自卑和害怕。

她回忆道,“爸爸是个很独裁、专制的人,家里什么都要听他的。

只要他在家,家里的气氛就特别阴沉、压抑”。

父亲对她学业的失败耿耿于怀,每当他发火,就会说出“特难听、恶毒的话来刺痛我”,让她常常“被气得直哆嗦”。

母亲性格懦弱,遇到丈夫发飙时不是躲开,就是连同父亲一起责骂她。

在这样的家庭中,任何正常的成长举动(比如和同学交朋友)都会被质疑或禁止:

“从初二开始,他们开始禁止我和异性来往”。

长此以往,她“一点点的自信心都没有了,一听见他们说话就感到害怕”。

可以想见,这样的原生家庭里,孩子一直承受着恐惧和压抑,无法正常地表达和肯定自己。

这正印证了 「 依恋理论 」的观点:

父母如果情绪混乱、关怀缺失,孩子容易形成不安全依恋。

通俗地说,如果你的父母无法给予稳定的爱和保护,你可能会学会不信任自己和他人,始终把安全感寄托在外界。

不过,我们壹点灵的心理咨询师也常说:

“我们无法选择父母,但每个人的命运都应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这句话提醒我们,虽然童年阴影难以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掌控自己的成长方向。

您的应对策略:

1、理解原生家庭的影响:

首先接受自己的遭遇并非个人缺陷,而是过去经历的结果。

学习一些基础的心理学知识(如依恋理论、家庭系统理论),帮助你认识原生家庭模式,明白自己的反应正常。

2、建立安全感:

在壹点灵这样的专业平台,可以预约咨询师倾诉。

不妨加大表姐,预约专业咨询师。

咨询师会倾听你的故事,以专业而温和的方式帮助你重塑“被爱”和“被保护”的体验。

在安全的咨询关系中,你可以逐渐学会放松和信任,弥补童年缺失的温暖。

3、表达与沟通:

练习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一味忍让或责怪自己。

开始时可以先向心理咨询师或信任的朋友倾诉,再尝试与家人沟通。

就像案例中的小王一样,即使很难,也可以先尝试表达:

“我需要你的理解和支持”,一步步学会为自己设立健康边界。

4、自我肯定训练:

通过正念、写日记或专业指导,培养关注自身优点和进步的习惯。

咨询师可能会引导你进行认知重构,改变“我做错事一定会被骂”等扭曲想法,逐步建立自尊。

壹点灵心理咨询平台强调专业服务和隐私保障,是一个安全可靠的倾诉之所。

无论你的经历多么痛苦,咨询师都会无条件接纳你,帮助你慢慢重建内心的安全感。


来源:壹点灵

在面对这样的成长经历时,我们需要意识到,改变是可能的。

通过心理咨询、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学习情绪管理技巧等方式。

我们可以逐步修复童年时期的创伤,提升自我认知,建立健康的自我边界,从而在成年后拥有更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成年后仍然单纯,不要责怪自己。

这不是你的错,而是成长过程中环境对你的影响。

重要的是,你现在有机会去了解自己,改变自己,走向一个更加健康和成熟的生活。

就像李白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心理爱好者考证/副业推荐

可从事心理行业,可增加额外收入

可成为有执业胜任力的心理咨询师人才

↓戳图,添加老师咨询↓

含1对1指导规划 + 课程体验

如果你正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服务,可以考虑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这里有4.5万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可进行线上或线下咨询服务,他们专业、真诚,且已经准备好,识别下方二维码可预约咨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