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10时,在东营市中医院骨伤一科病区,一位老年女性患者正在家人和护士的看护指导下,手扶助行器在病区走廊功能康复锻炼,她就是患者徐女士,今天是她出院的日子。和来时相比,现在的她已能达到了生活自理,也恢复了往日的精神劲儿——这个画面让经历过紧张时刻的家人们不禁热泪盈眶。
这场跨越两地的“生命接力”,不仅展现了医患之间的深厚信任,更凸显了东营市中医院骨伤一科对高龄患者救治的专业与高效。
求医:一场与骨折的赛跑
4月24日凌晨,徐女士在临沂家中滑倒导致骨折。事发突然,徐女士的孩子们凌晨2时紧急联系了东营市中医院骨伤一科主任王立民。
“我让他们抓紧时间带着老人来东营,早一分钟救治就能让老人早点解除痛苦。”王立民说。24日上午10时,徐女士一家抵达东营市中医院,医院立即为徐女士启动“绿色通道”,救治链条环环相扣,医疗团队与时间展开拉锯战。
完善各项检查后发现,徐女士右股骨颈骨折,需尽快手术。24日下午4时,骨伤科、麻醉手术科、心内科等多学科专家展开术前讨论及多学科会诊——考虑到患者合并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科室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经本人及家属同意后,25日下午4时,徐女士状态平稳后,被推进了手术室,医疗团队为其行右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约一小时,手术顺利完成,全程医疗处置仅用时38小时。
信任:一次信赖的延续
“基于几年前为父亲完成同类型手术救治的成功经验,我们这次仍选择了来东营市中医院。”张女士说。据了解,2023年,徐女士的老伴张先生因左股骨颈骨折前往东营市中医院骨伤一科治疗,经详细检查后,医院团队为其完成了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恢复效果良好。这让张先生一家都记住了东营市中医院骨伤一科,于是在2025年4月24日的凌晨他们又一次拨通了王立民的电话。
“在电话里王主任直接就说‘赶紧来!我们随时准备接诊!’这句话给我们吃了定心丸。”张女士说。这份毫无保留的托付,让团队抢出了48小时黄金救治期,术后,患者第二天下床,第五天出院,徐女士从病床到走廊的助行器轨迹,丈量着这场生命接力的信任刻度。
提醒:高危人群需严防“最后一摔”
“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如果不及时手术,患者长期卧床,很容易引发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严重威胁生命。”王立民说,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在全身情况可耐受的情况下应尽早手术,早期下地康复,及时手术能将生存率提升至85%以上。
近年来,科室持续优化老年骨创伤救治体系,通过构建多学科协作机制、开通高龄患者绿色通道。专家提醒,老年人需定期检测骨密度,居家安装防滑设施,一旦发生髋部骨折,务必尽快就医,争取48小时手术时间窗。下一步,东营市中医院骨伤一科将持续精进核心技术,以更精准、更高效的骨科诊疗服务,为东营及周边地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大众新闻记者 巩奕含)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