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然
五一小长假,儿子放假回家,我在家炒了几个菜,我们三口一起喝了几杯,酒兴正浓时,我们又聊起高考的话题。我先生是保送生,没有体验过高考的残酷和紧张。我经受过高考的残酷竞争,上世纪80、90年代高考被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录取率极低,而且是夏季7月考试,教室没有空调只有风扇,学生一边答着卷子一边汗流浃背。直到2003年高考才从7月改为6月。我大学毕业好多年还会做高考答题的噩梦,在梦里不是卷子丢了,就是题目不会做,直到有了孩子才不做考试的梦。儿子考大学时,我更紧张,直到他上班我才不做噩梦。
我问儿子当时参加高考的感觉,他说:“当然紧张了,每天看着你们装出来的笑脸,心里说不出来的滋味,好在我有个‘大心脏’,没有受影响。”
所以家有高考生,全家跟着紧张是很正常的。我高考时,父母不懂教育,自己紧张只能自己调节。而现在家长普遍懂得教育,关键时期还是很注意和孩子沟通的。
临近高考,我想说说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面对高考。前一段时间我发了《我也曾是一位“卑微”的高三孩子的家长》一文,已经提醒了高三家长,就不再赘述。在高考倒计时的当下,我还是想给即将参加高考的宝儿“叨叨”几句,尤其是学习成绩中下游的学子,学神和学霸可以略过。
如果中下游的孩子能做到以下这些,就有逆袭的可能,最少也能多考几十分。
一、调整好心态。
每个人到这个时候,都会紧张,但适当的焦虑和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过度紧张就不可取,按部就班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就行了,每次摸底考试考得好不好不要介意,相信自己,别被分数牵着走。如果父母由于担心表现得紧张和焦虑以致影响到你,不要和父母吵架,接受他们的表现是正常行为,不要放在心上,也可以好好和他们聊一聊,告诉他们担心和焦虑毫无用处,最好的心态就是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父母会尊重和支持你的!
二、注重睡眠。
不能因为临近高考了,就天天熬夜刷题。休息不好会影响白天的学习效率,一定养成规律的作息,保证6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这样上课才有精神,大脑才能正常运转,记住东西,才可以确保考试时大脑处于兴奋状态。
三、适当运动。
不能因为临近高考就不运动了,学习累的时候可以到操场上跑跑步,或者把自己喜欢的运动减量,但不能不动。适当运动能促进大脑的神经再生和修复,增强记忆力,还可以使大脑释放多巴胺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让人心情愉悦,减轻焦虑和抑郁。
良好的睡眠和适当运动,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我身边有几个朋友的孩子高考前不注意锻炼,高考时感冒发烧,没有考出应有的水平,令人唏嘘。
四、按考试科目时间刷题。
比如说语文是上午九点开始考试,你就在每天上午九点刷语文卷子,严格按高考规定的时间结束答题。这样规律训练可以让大脑形成下意识的答题习惯,考每个科目时就会很得心应手。下午就按高考时的科目刷题,这是一个老教师教给我的绝招。我亲测有效,儿子和亲戚的几个孩子也觉得是好主意、好办法。
五、重点抓基础和得分点。
这个时候就不要和学霸比刷题量了,也不要死磕难题和综合题,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科提分计划,同时抓各科的容易提分点。
如数学:把主要概念和课后题全部搞会,把以前考试卷中的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简答题这些只有唯一答案的客观题也尽可能学会,这些题目能搞明白就能拿到80%的基础分。
语文:注重古诗文默写,每天晨读20分钟专攻64篇,做到一字不错。这是最直接的送分题,决不能丢。
英语:把以前考试卷的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全部弄懂,然后从中学习单词,同时学会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的解题技巧。背一些作文的模板,词语一定用固定词,不要自己创造词语。
文综和理综,是考试综合能力的,一定尽可能多的掌握知识点,向老师请教答题技巧,从其中一科重点突破。
30天可以毁掉一个人,当然也可以让一个人成功逆袭!
每年高考结束后,班级里都会出现几个令人惊喜的“黑马”。往年超常发挥的学生,都是调整好心态,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才显露头角。而这些跳跃龙门的孩子,平时成绩平平,很多是班级里不受同学。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不到最后不要放弃。相信自己能创造奇迹!
加油呀!宝儿!
(来源:豆妈聊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