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的报告显示,与2023年相比,2024年全球军费开支创下自冷战结束以来最大增幅。SIPRI研究指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持续升级,成为推动全球军费攀升的核心因素。其中,欧洲和中东地区增幅尤为显著。路透社28日报道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军费开支增至约2.72万亿美元,比2023年实际增长9.4%。这已是全球军费连续第10年增长,累计涨幅高达37%。美国2024年军费开支增长5.7%,达到9970亿美元,占北约总军费开支的66%,占世界军费开支的37%。
特朗普(资料图)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日表示,中方注意到美方高层多次表态,表示愿与中方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同时美方近期通过相关方面多次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与中方谈起来,对此中方正在进行评估。发言人表示,美方想谈就应拿出谈的诚意,要在纠正错误做法,取消单边加征关税等问题上做好准备,拿出行动。中方回应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中美关税谈判是否能够很快启动?什么时候启动取决于哪些因素?
在此背景下,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2026年财年预算提案中要求国会大幅削减国内机构开支,并增加军费。总统的预算案要求2026财年的非国防支出降至5,570亿美元,较当前水平减少1,630亿美元。与此同时,国家安全支出将提升至1.01万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13%。这份文件因缺乏细节而被称为“瘦身版预算”,用于展示新总统对联邦政府规模和范围的愿景。但特朗普的版本比往常更加精简,省略了基线经济和利率预测,而这通常包含在前几届政府提交的预算提案中。
特朗普(资料图)
与去年相比,军费绝对值增长近1500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可怕,甚至比俄罗斯这样的军事大国的全年军费还要多。和去年的美国国防经费,主要用途是:一体化威慑、大国竞争(尤其针对中国和俄罗斯)及军事现代化,重点投资核武库更新、导弹防御系统和高超音速武器研发。明年美国国防经费的主要用途除专注于以上领域以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就是太空领域,主要是登月、登火星两项内容。
可见,中国商务部表态“评估中美谈判可能性”,看似为僵局打开一扇门。然而,特朗普政府的回应却是一记“组合拳”:宣布1.01万亿美元军费预算,较上年暴增13%,其中导弹防御、核武库升级、无人机军备竞赛等项目直指中国。这种“左手橄榄枝,右手狼牙棒”的操作,暴露了美国对华策略的核心逻辑——用军事霸权为经济讹诈兜底。特朗普的算计显而易见:- 转移国内矛盾: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通胀率达6.8%,民众抗议浪潮席卷30州,军费扩张成转移视线的“政治鸦片”;
特朗普(资料图)
可以肯定的一点,特朗普这么大张旗鼓的增加军费预算,显然是有他的战略考量的,在当前美国将其军事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背景下,亚太地区周边国家势必要对此保持足够的警惕。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近日就指出,特朗普政府“正在快速重建美国军队”,将“明智”使用每一块钱,用于提升“杀伤力和战备能力”。虽然他并没有明说特朗普政府将要如何组建美国军队,但关于这一点可以从美军其他高层近期的一些讲话中窥探一二。
眼下"安全困境"的残酷性在于:当各国都把对方的防御举措视为威胁时,最终形成的恶性循环只会喂饱军火商的腰包。斯德哥尔摩报告里那个鲜有人注意的数据点或许道破天机——全球军工企业股价平均涨幅是科技股的2.3倍,这个数字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更真实地揭示了军备竞赛的本质。站在2024年的十字路口,东亚安全格局正在经历核裂变式的重构。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列车不会因外界质疑而刹车,邻国的恐慌性军购也很难用外交安抚来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