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大省广西,又放大招了。
4月30日,广西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印发《关于做好小客车周末自驾游广西高速公路通行优惠提振消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5月9日起至今年底,将对跨省进入广西以及在桂旅游的外省籍一型客车,给予广西境内高速公路通行费分车型、分路段、分支付方式等差异化收费优惠措
广西交通暖心“宠客”这一举措,看似是交通“吃亏”,实则是以交通为杠杆撬动文旅消费的“大棋局”。在过去的2024年,全国自驾游规模突破46亿人次,占国内出游总人数近八成,自驾游已成主流消费趋势,广西正是抓住了这一关键变量,通过让渡高速公路的部分收益,直接降低了外省游客的出行成本,精准击中了自驾游市场的痛点。
真刀实枪,目的只有一个,提振消费。
以2025年广西五一假期的表现来看,广西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5800万人次,全区高速公路出入口车流量累计达2143.52万辆次(其中小客车1952.08万辆次),同比增长22.67%。
第三方平台监测数据显示,假期期间到访广西的外地游客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7%,跨省游客占比达44.4%,较去年同期提升4.9个百分点。
在消费端,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广西居民本地生活服务消费指数增长152.4%,较去年同期提升42个百分点;广西全区餐饮类消费环比节前增长64%,较去年同期增长28.2%;住宿类环比节前增长314.2%,较去年同期增长60.8%,消费活力充分释放。
凡此种种,都在说明交通带来的游客增量效应在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中持续放大,这种以交通引流、文旅变现的模式,不仅为广西旅游业注入强劲动能,更为全国其他省市提供了可复制的“消费闭环”范式。
回归到广西为何成为全国首个提出周末高速免费政策的省份,其背后有诸多关键因素影响。
在地理位置与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考量方面,广西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与西南地区的连接枢纽,邻近广东、湖南等经济强省,这些地区的居民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和短途旅游需求,通过高速免费可以吸引他们周末来广西旅游消费。
此外,在交通基建领域,至2024年年底,广西累计建成高速公路出省出海出边大通道41条,具备吸引跨省短途游的天然优势,通过周末高速免费政策,降低跨省游客的出行成本,吸引广东、湖南、贵州等邻近省份的短途自驾游客,刺激“周末经济”,以交通成本的“减法”换取消费扩容的“加法”,这一点广西深谙其道理。
除了基于刺激旅游市场的潜力的目的,广西自2024年起全面实施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涵盖分支付方式、分路段、分时段等多种优惠形式(如ETC车辆9.5折、部分路段货车8.5折等),积累了政策经验,因此能够率先推出更大力度的周末免费政策,可以说此次周末免费政策是此前差异化收费的延伸,通过“分时段+分车型+分省籍”的组合优惠,精准针对外省自驾游客,体现了政策设计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也同步提升了旅游吸引力。
在政策权限与制度支持方面,根据国务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省级政府有权制定差异化收费政策。广西充分利用这一权限,结合国家“提振消费”的政策导向,通过省级多部门联合发文(如交通运输厅、发改委、财政厅),能够快速响应经济需求,推出创新措施,并快速推进政策落地。
在基础服务保障上,广西作为旅游大省,越来越多地聚焦到游客痛点优化体验上。如桂林、柳州、梧州、百色、来宾等市区、重点旅游县推出免费开放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或市政公共停车场等便民利民举措。阳朔县推出免费停车、免费接驳、志愿者在岗咨询等10项暖心“宠客”举措,同时公布旅游举报电话,对举报旅游违法行为核查属实的,给予酒店折扣、景区景点折扣、遇龙河竹筏门票、啤酒鱼等奖励。东兴边检站动态加开查验通道,旅客可乘跨境公交直达二桥夜市等“网红”打卡点。三江侗族自治县“五一”假期实行免公交、免门票、免停车费“三免”便民政策。
广西的周末高速免费“破局之策”难得的是出实招探索“小切口撬动大循环”,而其挑战也在于,让利如何不止于“流量”?这都将考验着广西在政策配套、旅游产品供给、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基础设施优化、服务升级和资源整合,降低游客的时间与消费成本,激活目的地经济潜能,让利的乘数效应,最终才能构筑起文旅经济的“隐形杠杆”。
文/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