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精彩纷呈的竹筏比赛。单位供图

“五一”假期,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泽溪村石林屋场迎来游客热潮,一场精彩纷呈的竹筏比赛吸引近百户家庭参与,成为当地农旅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一年来,石林屋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产业升级为关键、人才振兴为支撑,探索出一条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组织强基,党群同心绘蓝图

村干部罗俊以“身入”基层、“心至”群众为准则,致力于筑牢基层战斗堡垒。通过 “三访三问”工作法走访老党员、访困难户、访致富能手,问需求、问计策、问发展,累计走访群众200余户,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精准梳理出道路硬化、饮水安全等民生痛点。为激活党组织 “神经末梢”,完善 “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政策宣讲、环境整治等活动30余次。同时,通过意见箱、微信群等渠道收集群众诉求,把人民群众答不答应、高不高兴、满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推动完成3公里道路硬化、甘塘书院翻修等工程,实现党群干群“零距离”。

产业兴村,农旅融合促增收

“授人以渔” 方能长效脱贫。泽溪村立足资源禀赋,“屋场合作社+企业+农户”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增强了屋场“造血能力”,实现了屋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屋场流转农户土地对外出租,因地制宜发展民俗型、休闲型、科普型等主题体验项目,将农耕文化与研学教育有机融合,带动“亲子文化体验型经济”,每逢节假日都吸引城区游客前来参加体验,实现了集体增收10余万元。

人才聚力,内外兼修聚动能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 “源头活水”。一方面,石林屋场积极引回本土人才。利用春节返乡契机举办人才恳谈会,吸引人才返乡创业,创办民宿、推广特色美食等。与善美真等幼儿园展开合作,一起打造三屋里农耕基地。另一方面,善用外来专家,柔性引进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等专家团队,定期开展技术指导和产品研发。专家团队帮助改良花生品种,指导开发深加工产品,附加值提高30%。“专家问诊”为产业升级注入科技力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

下一步,石林屋场将深化 “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持续推出读书会、农事课堂等多元活动,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协同发展,推动农旅融合、文旅融合,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颜红桃、曾令琪、李文)



城区游客前来参与农耕文化研学教育。单位供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