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它浸泡在花椒水里,然后倒上一些醋,泡完以后再用大蒜反复摩擦……

这不是制作美食的教程,而是一位奶奶给孙子治病的“偏方儿”。

民间多有“偏方儿治大病”的说法,尤其很多老年人对此深信不疑,还会去苦心搜集各种治疗疑难杂症的偏方。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因为轻信偏方而耽误病情,甚至适得其反、酿成大祸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这位奶奶,就是因为使用偏方给孙子“治病”,差点儿把孩子的一双小手给毁了!



近日,武汉儿童医院皮肤科来了个让人心疼的小患者骏骏(化名)。只见他双手破溃、流着黄水,疼得直掉眼泪。

奶奶懊悔不已,道出事情经过:原来,此前骏骏手掌心和脚趾缝冒出密密麻麻的小水疱,越抓越多,痒得坐立不安。小骏骏总是不经意地抓挠,手上脚上出现不少抓破的伤口。



“这是湿气重!” 奶奶自信地判断,然后翻出一张 “祖传偏方”,包治包好。

奶奶先是煮了一锅花椒水,兑上醋,然后让骏骏把手泡进去。

由于手上有伤口,孩子疼得直往后缩,奶奶却安慰:“忍忍就好了!”



泡完以后,奶奶又用大蒜片在水疱上来回擦拭,想彻底 “祛除湿气”。大蒜汁进入到破溃的伤口里面,孩子疼得龇牙咧嘴……

奶奶虽然也很心疼,但为了给孙子治病祛湿气,还是咬着牙做完了。

然而,当晚骏骏的手就肿得像发酵过头的馒头。几天后,不仅肿胀没消,还火辣辣地疼,水疱开始破溃流脓。

一家人这才慌了神,急忙带孩子就医。在医院候诊区,有围观家长听了奶奶的 “治疗过程”,忍不住惊呼:“又是花椒,又是醋,还有大蒜,您这偏方简直是在做‘泡椒凤爪’!”



经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卢静静检查,骏骏手上的根本不是什么 “湿气”,而是汗疱疹。奶奶的偏方不仅毫无疗效,反而因花椒、醋和大蒜的强烈刺激,导致孩子皮肤继发感染。

在医生指导下,骏骏口服抗生素配合外用药治疗,一周后感染得到控制。昨天复诊时,双手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粉嫩。

“花椒泡、生姜擦、大蒜敷,这些网上流传的偏方千万不要轻信!”

卢静静痛心提醒,这类 “土办法” 不仅无法治疗汗疱疹,还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引发感染。临床中,因擅自使用偏方导致病情加重的案例屡见不鲜,有些家长甚至直接掐破水疱,让孩子承受 “二次伤害”。



随着闷热天气来临,汗疱疹患儿明显增多。不少家长误以为是 “脚气”,自行涂抹抗真菌药膏,结果越治越严重。

医生解释,虽然汗疱疹和真菌感染都表现为小水疱、脱皮和瘙痒,但前者属于出汗不良性湿疹,水疱比较深、不易破裂,且不会传染;而真菌感染往往伴随趾间皮肤发白,会传染,医院通过检查可找到真菌感染的证据。

“发现孩子手脚长水疱,千万别盲目用药!” 皮肤科主任付桂莉强调,滥用抗真菌药物不仅无效,还可能增加耐药风险。正确做法是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诊断后对症治疗。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给孩子选择吸汗的棉质鞋袜,避免接触洗洁精、洗手液等刺激性化学制品,保持手脚干爽。

毕竟,比起 “祖传偏方”,科学治疗才是守护孩子健康的不二法门。



不可否认,偏方作为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经验,有时候确实能起到立竿见影的神奇效果。但同时,偏方很多时候缺乏理论支撑,对其副作用的了解也不甚清晰,还是要谨慎使用。

况且,就像骏骏的例子一样,有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但病理完全不同。如果在不了解病因的前提下盲目使用偏方,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治病讲究先找病因,然后再施以科学的治疗方法。所以,有病还是要先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听从医生的建议。



好在这次奶奶没有给骏骏的双手造成严重后果,倘若真把手毁掉了,到时候悔之晚矣。

就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河南开封有一位奶奶也是轻信偏方,为了给孙子治鼻炎,煮苍耳子水给他喝。结果祖孙俩双双中毒,小孙子多脏器功能衰竭,在ICU病房昏迷多日,差点儿没抢救过来。



总之,偏方通常是在民间流传的,而非经过系统科学研究和验证的。即便要用,也要提前咨询一下医生。

敬请点赞、转发、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