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能源车圈可真是够闹腾的!哪吒那边APP突然断网崩了,车主们站在车外干着急;小米也刚把"智驾"改成了"辅助驾驶",生怕吹牛吹大了,还有极石汽车被传破产清算,创维汽车濒临退市,极越汽车疑似重组,合创汽车已破产并由广汽兜底等等,简直乱成一锅粥。



就在这些新势力焦头烂额的时候,常州却搞了个大动作——直接划出53平方公里给理想汽车建"理想城"!这波操作让吃瓜群众都看懵了:现在新能源车企三天两头凉一个,常州怎么还敢搞这么大动作?

说实话,我自己也开电车的,都觉得现在新能源车市场比手机圈还卷。这边哪吒三年亏了180亿,销量惨不忍睹,CEO直接跑英国去了;蔚来汽车也够呛,十年烧了上千亿,现在现金就剩200亿,换电站利用率还不到30%;小米也倒霉,卖是卖得火,结果刚上市就撞上监管收紧。还有比亚迪、广汽、长安、吉利等老牌车企挤压市场,这些小玩家,就等着大鱼吃小鱼了。



结果,常州就是头铁,非要和理想玩把大的。53平方公里啥概念?有之前常州要搞的10个澳门城那么大,理想所在的武进区也就1000多平方公里,直接给了5%的土地!而且位置非常好,高速、高铁一应俱全。

为啥这么大气上头?还要从2016年说起,那会还叫车和家的李想揣着三页PPT找金主爸爸时,常州市政府直接砸了7.8个亿进去。大伙都说这帮人疯了,毕竟新能源车当时就是个靠PPT画大饼的行业。



结果你猜怎么着?可常州呢,看的是长远发展。这不,理想汽车在常州落地之后,整个新能源产业链就像被火箭带着飞起来一样。现在,常州每卖出10辆新能源车,差不多有6辆都是理想的。理想L系列车的近地化供应水平都快到60%了,也就是说啊,这每辆车差不多6成的零件都是在本地造的。而且还带动了近10万人的就业,更周边乡镇的经济发展。



所以常州啊,那可是把宝都押在理想上了,这押的可不只是理想这家车企,更是背后的产业逻辑,关键是理想这牌子是真能赚钱,营收直接连续两年破千亿,国内新势力里头第一个做到的。人家特别懂消费者,专门“奶爸车”发力。从20来万到50万,几款车把各个价位的家庭需求都拿捏得死死的。



现在常州早就不稀罕抢整车厂了,已经是"新能源之都"了。 “电池、电机、芯片、销售” 全产业链闭环了,常州和理想的是“共生哲学”你负责卖车赚钱,我负责配套兜底。

这不宁德时代都跟着砸了四百亿过来建厂,整个区域的规划都围着理想转圈。当然也不是没风险,万一理想销量崩了咋办?其实也早留了后手——53平方公里的产业基地随时能变身科技新城,周边商场学校医院配套齐全,也照样能吸引企业和人才进来,根本不怕玩脱了。



说句实在话。新能源车企之间的淘汰赛这才刚开头呢,但是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啊,那已经是相当激烈了。未来怎么样,谁也不知道,对于常州这波反向大操作,是冒险还是远见,干了再说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