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你以为戴上那枚戒指,就能洗掉你身上的泥土气?"

"爸,您别这样..."李雪小声劝阻,眼中闪烁不安。

张强强挤出一丝笑容:"我一定给雪儿买房。"

李国华冷笑:"记住你说的话,乡下仔。"



01

婚礼在南方小城一个普通的酒楼举行。张强穿着租来的西装,领带系得太紧,像套在他脖子上的绳索。宴席上摆着十几道菜,菜色不算精致,但已经花光了他半年的积蓄。

李家亲戚挤满了圆桌,交头接耳。他们打量张强的目光像是在看一件摆错了位置的家具。

"听说是农村来的?"

"是啊,还在税务局做临时工呢。"

"李雪怎么找了这么个的?"

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能让张强听见。他假装没听到,端起杯子一饮而尽。三十度的白酒烧灼他的喉咙,却浇不熄他胸口的羞耻。

李国华是南方小城的税务局科长,此刻他站在主桌旁,眯着眼睛打量女婿。他五十岁的脸上写满了城里人的傲慢。

"来,新女婿敬酒!"李国华高声喊道,故意在"女婿"二字上加重了语气。

张强站起身,端着酒杯走向岳父。他挺直腰背,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个体面人。

"爸,我敬您。"他说。

李国华没有立刻举杯,而是盯着张强的脸,像是在寻找什么。那目光让张强想起小时候,城里人来乡下收购粮食时,挑剔的目光。

"张强,你知道为什么我不同意这门亲事吗?"李国华突然问道,声音刚好让周围的人都能听见。

宴席的嘈杂声渐渐安静了。李雪坐在一旁,手指紧张地绞在一起。

张强喉结滚动了一下:"因为我出身农村。"

"不全是。"李国华冷笑一声,"是因为你身上的泥腿子气息洗不掉。你看看,这西装穿在你身上像什么?像个乡下人穿了城里人的皮。"

笑声在酒桌间蔓延。张强的耳朵烧红了,他感到自己像一只被钉在墙上展览的昆虫。

李国华接着说:"我女儿从小在城里长大,心细如发,手上没长过茧子。你觉得她跟着你,能过上什么日子?"

张强深吸一口气:"我会努力工作,给雪儿幸福。"

"空话。"李国华摆摆手,"我给你五年时间,要是五年内你还买不起一套像样的房子,就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婚礼现场一片寂静。李雪低着头,睫毛微微颤抖。

张强想起大学时,那个雨天。他因为口音被同学嘲笑,李雪挡在他前面,说:"农村人又咋了,我喜欢你老实。"那时她眼中的坚定去哪了?

"我一定会做到的。"张强强挤出一丝笑容,但他心里清楚,税务局临时文员的工资,十年也买不起小城的一套房子。

李国华这才满意地举起酒杯:"希望你记住今天的承诺。"

酒杯碰撞的声音在张强耳中宛如丧钟。

婚礼结束后,张强收拾礼品,听见隔壁房间李国华和李雪的对话。

"这小子拖你后腿,早晚得换。"李国华的声音透过薄薄的墙壁传来。

张强屏住呼吸,等待李雪的反驳。但他只听到沉默,然后是李雪轻柔的脚步声离开的声音。

他握紧了手中的礼盒,指节发白。心中那座用爱情筑起的城堡,在婚礼的第一天,就出现了裂痕。

02

张强和李雪的婚房是一间六十平米的出租屋,位于小城边缘的老旧小区。水泥墙面有些发黄,门窗不太严实,冬天北风能从缝隙里钻进来。

李雪从小在城里长大,住惯了有暖气的楼房。第一个冬天,她常常缩在被窝里,抱怨冷。张强买了最贵的电热毯,晚上回来先把被窝捂热了,才叫李雪上床。

张强每天早出晚归,在税务局做着最基础的文书工作。领导交代的事情,他从不推辞,希望能从临时工转为正式员工。



但两年过去,他的位置依然不稳,工资卡上的数字始终停留在三千出头。

李雪大学毕业后在家待了半年,终于考上了财政局的公务员。刚开始是试用期,一年后转正。

转正那天,她换了新发型,买了一件米色风衣,踩着小高跟鞋回到出租屋,整个人焕然一新。张强从没见过她这么光彩照人。

"恭喜你,雪儿。"张强给她倒了杯水,"今天我们出去吃顿好的,庆祝一下。"

李雪看了看屋子里简陋的家具,皱了皱眉:"我爸说要请我吃饭,你就不用破费了。"

张强的手顿了一下:"那...我也一起去?"

"就是家里人,你忙你的吧。"李雪头也不抬地回答,她对着镜子整理头发,"我爸说单位有个王科长的儿子,研究生毕业,也在财政局上班,回头介绍给我认识。"

张强放下水杯:"什么意思?"

"工作上认识一下嘛,你想那么多干嘛。"李雪白了他一眼,拿起包准备出门。

"等等,"张强拉住她的手,"我们说好的五年买房,我每个月都在存钱。"

李雪抽回手:"你那点工资,存到猴年马月才够首付。我爸说得对,你这样下去只会拖累我。"

张强像是被浇了一盆冷水:"你爸又说了什么?"

"没什么,他就是关心我。"李雪别过脸去,"我转正了,单位里的人都看着呢,你能不能...稍微改变一下?"

"改变什么?"

"你说话的口音,穿衣服的样子,还有..."李雪上下打量着他,"整个人看起来土土的,跟单位里的人不一样。"

张强沉默了。他知道自己永远无法成为李雪眼中的"城里人"。

那天晚上,李雪没回家。第二天她回来时,身上带着酒气和陌生的香水味。张强什么也没问,只是默默地煮了醒酒汤。

此后,李雪经常加班,有时深夜才回家,有时直接在"同事家"过夜。张强也加班,不是因为工作,而是在外面接了家教和送外卖的兼职。他的存折上,数字慢慢增加,但离买房的目标还很远。

一天,张强回家取忘记的文件,发现李雪正对着镜子试一只崭新的香奈儿包。

"新包不错,多少钱?"他站在门口问。

李雪吓了一跳,慌忙把包藏到身后:"不贵,打折的。"

张强走近看了一眼:"三万多?你哪来那么多钱?"

"我爸给的。"李雪梗着脖子说,"他说他女儿不能在同事面前丢脸。"

张强苦笑:"是啊,我买不起。"

"你什么意思?"李雪皱眉,"我爸对我好,有什么问题吗?"

张强摇摇头,转身去找文件。翻开抽屉时,他发现一张银行卡和几张转账回执。那是他们的共同账户,里面存着他这两年来省吃俭用存下的十几万首付款。回执上显示,三天前,账户里的钱被转出了大部分。

"这是怎么回事?"张强拿着回执问道,声音发抖。

李雪咬了咬嘴唇:"我爸的公司最近资金周转有点问题,我借给他应急用的。"

"你借了多少?什么时候还?"

"十万...他说很快就还。"

张强抓紧回执的手指发白:"你知不知道这是我们的首付款?是我们约定好要买房的钱?"

"什么约定?你那点钱够首付吗?"李雪突然提高了声音,"你还在做梦!看看你现在的样子,临时工!每个月三千多的工资!我同事的老公都是什么样的?开宝马、住大房子!我跟着你,到现在还蜗居在这个破出租屋里!"



张强怔住了:"所以,这两年,你一直是这么想的?"

"难道不是事实吗?"李雪冷笑,"我爸早就看透了你,农村人,永远都是农村人,骨子里透着穷酸气。"

张强沉默了许久,才低声说:"我们离婚吧。"

李雪愣了一下,很快说道:"早该这样了,反正我早就受够了。明天去民政局离婚,我已经找好律师了。"

张强抬起头,苦笑一声:"你早就准备好了啊。"

"分手费我不要,东西你也别想拿走,就当是补偿我这两年的委屈。"李雪背对着他说。

"委屈?"张强喃喃道,"我以为我们是相爱的。"

"相爱?就凭你?"李雪回头,眼中只有轻蔑,"你除了老实,还有什么?没文化、没见识、没钱、没背景,我跟你在一起,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错误。"

张强突然想起李雪转正后带他去参加的一次同事聚会。席间,一个男同事笑着问李雪:"你老公做什么工作啊?"

李雪犹豫了一下:"他...在税务局。"

"哦?哪个科室?"

"他..."李雪支吾着。

张强接过话:"我是临时工,做文书工作。"

桌上安静了一瞬,然后有人轻笑:"哦,就是打杂的啊。"

另一个女同事看了看张强的穿着:"一看就是农村来的吧?"

李雪没有替他辩解,反而附和道:"是啊,老家那边的,不太会穿搭。"

笑声在桌上蔓延。张强强撑着笑脸,心如刀割。

回忆被李雪的声音打断:"明天九点,民政局见。"

离婚前的晚上,张强收拾行李时,在床头柜发现一封未寄出的信。信封上没有地址,他打开看了几行:"对不起,我也不想这样,但我没有选择..."

话音未落,李雪冲过来抢走信纸,撕得粉碎:"你凭什么看我的私人物品!"

张强望着她发红的眼睛:"你要跟我说什么?"

"没什么,明天见。"李雪转身走了,只留下一地碎纸。

第二天,他们在民政局门口碰面。李雪化了精致的妆,身边站着李国华。

离婚手续很快办完。张强在离婚协议上签完字,把钢笔还给工作人员,笔尖在纸上留下一个深深的墨点,像是他心上的一个洞。

"东西都在这。"张强把一把钥匙递给李雪,"房子里的家具家电都是你的了。"

李雪接过钥匙,避开他的目光:"谢谢。"

"不客气,前妻。"张强转身离开,背影挺直。

他带着一个行李箱和一颗伤痕累累的心,走出了小城,奔向省会的方向。背后,李国华的声音飘来:"果然是个没用的东西,连争都不争一下。"

03

省会城市的夜晚喧嚣而冷漠。张强站在火车站广场,周围是行色匆匆的人群。没有人会注意到一个拖着行李箱的年轻人,脸上写满了迷茫与疲惫。

他在城郊找了间十几平米的地下室,每月租金六百。洗手池和厕所是公用的,夏天潮湿,冬天阴冷,墙壁上的霉斑像一幅抽象画。

地下室的窗户小得可怜,只能看到过往行人的脚踝。张强常常坐在窗前,看那些匆忙的脚步,想象它们的主人正走向怎样的人生。

离婚后的第一个月,张强几乎足不出户。白天睡觉,晚上盯着发霉的天花板发呆。他反复回想和李雪的点点滴滴,像一遍遍翻看一本已经结局的书,妄图找出故事哪里出了错。

直到有一天,他在门缝里发现一张招聘广告:省财政厅招聘合同制文员,月薪四千五。

张强拿着广告纸,恍惚想起李雪在财政局的得意模样。一股不甘心的怒火在心头燃起。他刮了胡子,洗了澡,穿上唯一一套还算体面的衬衫西裤,去了招聘现场。

招聘会在省财政厅旁边的一栋办公楼里举行。排队的人很多,大多是年轻人,女孩们穿着职业套装,男生们打着领带,看起来像一群预备公务员。

"你觉得自己有什么优势?"面试官问道,头也不抬地翻看张强的简历。



"我在税务局做过两年文书工作,熟悉基本流程。"张强说,声音比他想象的要稳。

"哦?哪个税务局?"

"南城税务局。"

面试官微微抬头:"编制内的?"

"临时工。"张强诚实地回答。

面试官的目光重新回到简历上:"每年我们收到上千份应聘简历,正规院校毕业的研究生都未必能进来,你觉得你凭什么能被录用?"

张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因为我会比任何人都努力工作。我没有退路,也不怕吃苦。"

面试官终于放下简历,仔细打量着面前的年轻人:"你看起来很疲惫,发生什么事了吗?"

"个人原因,不会影响工作。"张强简短地回答。

面试官点点头:"好吧,我们会通知你结果。不过老实说,机会不大。"

出乎意料的是,三天后,张强接到了录用通知。他开始在省财政厅做最基础的文书工作,整理档案、送文件、打印材料,和当年在税务局做的差不多,只是环境更大,人更多。

办公室里有二十多人,张强的位置在角落里,挨着复印机。每天早上,他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的;晚上,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同事们渐渐注意到这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有人友善,有人冷漠,大多数人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可有可无的背景。

直到一天,张强在整理一份预算报表时,发现了一处明显的计算错误。这份报表是要提交给厅领导审核的,错误可能导致几百万的资金分配偏差。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敲响了科长办公室的门。

"进来。"里面传来一个男声。

张强推门而入,看到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正在电脑前皱眉头。

"什么事?"男人头也不抬地问。

"王科长,这份预算报表有个错误。"张强把报表放在桌上,指着有问题的地方。

王科长抬头,眼镜后的目光锐利:"你是...新来的文员?"

"张强。"

王科长拿过报表,仔细检查后神色一变:"你确定?"

"我算了三遍。"张强回答。

王科长沉思片刻:"你先回去,这事我处理。"

第二天,王科长把张强叫到办公室:"昨天那个问题处理好了,多亏你发现得及时。你懂财政预算?"

"不太懂,但我对数字比较敏感。"张强实话实说。

王科长笑了:"小伙子不错,以后这类报表你来初审吧。"

就这样,张强的工作范围扩大了。他开始接触更多的预算审核工作,也因此熟悉了财政厅的各项业务。每天下班后,他还会去图书馆学习财政知识和相关法规。

办公室里有个叫小刘的同事,比张强大一岁,是个公认的"老油条"。他常给张强指点迷津。

"兄弟,想在体制内混,光埋头苦干不行,得学点门道。"小刘递给张强一根烟。

张强接过烟,夹在指间却没点:"什么门道?"

"考证、评职称、找靠山,这叫'三板斧'。"小刘神秘地笑了,"尤其是评职称,那可是加薪升职的敲门砖。"



在小刘的建议下,张强开始准备财政专业资格考试。白天工作,晚上学习,休息日泡在图书馆。他的生活轨迹简单得像一张白纸上的两条直线,往返于地下室和单位之间。

没有电视,没有娱乐,甚至很少上网。他唯一的消遣是每天晚上跑步,沿着城市的河岸,听着水流的声音,试图驱散心中的阴霾。

有一天,小刘神色古怪地走到张强身边:"听说你老家那边的消息了吗?"

张强头也不抬地整理文件:"什么消息?"

"你前妻,好像要结婚了。"小刘压低声音,"跟个开宝马的二代,听说人家老爸是房地产商。"

张强的手停顿了一秒,又继续工作:"哦,祝他们幸福。"

"你不难过?"小刘惊讶地问。

张强抬头,眼神平静得如同一潭死水:"有什么好难过的?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小刘拍拍他的肩:"够爷们。对了,还听说你前岳父到处吹嘘,说女儿这次真是'攀高枝'了。"

张强的笔尖顿了一下,在纸上留下一个深深的墨点,像当年在离婚协议上一样。

晚上,张强比平时跑得更远。他站在河边,望着对岸华丽的高楼,想起李国华骄傲的嘴脸,想起李雪离开时的背影。一种前所未有的决心在心中升起:他要在这个体系里出人头地,让他们后悔曾经的轻视与抛弃。

第二天,他报名参加了高级职称考试。那是比普通职称难度高出许多的考试,通过率不到20%。同事们都劝他先考中级,循序渐进,但他摇摇头:"我没时间慢慢来。"

备考的三个月里,张强几乎废寝忘食。皮肤变得蜡黄,眼睛布满血丝,瘦得西装挂在身上。但他的眼神越来越坚定,像是沙漠旅人看到了远方的绿洲。

考试那天,他走进考场,冷静得像是去参加一次例行会议。四个小时后,他交卷离开,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两个月后,成绩公布。张强通过了高级职称考试,成为办公室里唯一一个刚入职两年就获得高级职称的人。

同事们惊讶之余,对他的态度悄然改变。不再是那个角落里可有可无的文员,而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专业人才。

王科长把他叫到办公室:"不错啊,张强。从今天起,你负责预算审核组的工作,直接向我汇报。"

这意味着,他将从基层文员晋升为实质上的小组长,虽然编制依然是合同制,但已经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小刘得知消息后,第一个冲过来祝贺:"牛啊兄弟!这升职速度,创我们办公室记录了!"

张强微微一笑:"还远远不够。"

"你还想怎样?"小刘好奇地问。

张强看向窗外,目光穿越层层建筑,仿佛能看到遥远小城的方向:"我要让某些人看看,农村人到底能走多远。"

就在张强晋升的那天晚上,他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李雪过得不好。"

没有署名,没有其他解释。张强盯着屏幕看了许久,然后删除了这条信息。他怀疑是小刘的恶作剧,但心里还是泛起一丝涟漪,很快又平静下来。

无论李雪过得好与不好,都与他无关了。他的路,才刚刚开始。

04

2023年的夏天格外炎热。省财政厅大楼里,空调嗡嗡作响,带走室内的燥热,却带不走人心的躁动。

张强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检查一份新的预算方案。从当年的角落文员到如今的预算处副处长,他用了五年时间。窗外,阳光照射在城市的高楼上,玻璃幕墙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办公桌上摆着一盆仙人掌,是他唯一的装饰品。没有家人照片,没有风景画,一切从简,仿佛他的生活只剩下工作本身。

有人敲门。

"进来。"张强头也不抬地说。

小刘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五年过去,他胖了一圈,沉淀成一个真正的体制内"老人"。

"最新的政策分析报告,您过目。"小刘把文件放在桌上,故意用了敬语。

张强抬头瞥了他一眼:"少来这套。什么事?"



小刘坐下,压低声音:"听说了吗?你们老家那边的事。"

张强的笔顿了一下:"什么事?"

"你不知道?"小刘惊讶地挑眉,"你前岳父的投资公司破产了,听说欠了一屁股债,房子车子全被查封了。"

张强沉默地继续看文件。

"还有,你前妻..."小刘神秘兮兮地凑近,"她那个富二代未婚夫,前年不是办了个豪华订婚仪式吗?结果前几个月曝出丑闻,挪用公款,双规了。订婚也吹了,你前妻听说回税务局上班了,混得很一般。"

张强的表情依然平静,仿佛在听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故事。

"你就没点反应?"小刘有些失望,"当年他们那么对你,现在报应来了,你不应该高兴吗?"

张强终于放下笔,抬头看着小刘:"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我现在只关心自己的事业。"

"行吧,你这人真够冷静的。"小刘站起身,走到门口又回头,"对了,下周财政厅和各地市财政局有个联席会议,你前妻所在的南城财政局也会派人来。说不定能碰上呢。"

张强微微皱眉:"知道了。"

小刘离开后,张强站起身,走到窗前。从这个位置,可以俯瞰整个城市。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繁华盛景。他想起老家那个小县城的低矮房屋,想起李国华当年讥讽的眼神,想起李雪离开时的决绝背影。

这些年,他的生活天翻地覆。从地下室搬到了市中心的两居室,虽然是租的,但环境已经相当不错。银行卡里的存款也有了小小的积累。最重要的是,他在财政系统站稳了脚跟,成为业务骨干,多次获得省级表彰。

然而,生活依然简单得近乎苛刻。没有恋爱,没有应酬,甚至很少社交。他的世界仿佛只有工作和那条每天必跑的河岸小路。

小刘常劝他找个女朋友,但他总是笑着摇头:"等我真正站稳脚跟再说吧。"

那天晚上,张强回到家,打开电脑查看邮件。在一封来自厅人事处的邮件中,他看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他被提名为厅级职位候选人,如果顺利,将成为副厅长,分管若干处室。

这对于一个农村出身、没有背景的人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张强做到了。凭借着过人的业务能力和对财政政策的深刻理解,他一步步爬到了这个位置。

他倒了杯水,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灯火。手机震动起来,是小刘发来的消息:"听说了吗?你被提名了!兄弟,牛逼啊!"

张强回了个笑脸表情,正要放下手机,小刘又发来一条:"对了,如果你当上副厅,分管的处室里就有南城财政局联络处。你猜怎么着?李雪现在就在那个处室!"

张强的手指在屏幕上顿住了。过了很久,他回复:"是吗?"

"千真万确!"小刘迅速回道,"这下有好戏看了,你就是她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想想当年她嫌你没出息,哈哈哈,这叫什么?天道好轮回!"

张强没有回复。他关掉手机,走到书桌前,拿出一个旧文件夹。里面是他这些年来收集的所有关于李雪的信息:从报纸上的一则订婚消息,到财政系统内部的人事调动通知。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收集这些,或许只是不想让自己忘记那段伤痛,又或许是为了某一天的重逢做准备。

文件夹最底下,是一张老照片,他和李雪站在大学校门口,两人脸上的笑容青涩而真实。照片已经泛黄,但那是他唯一保留的与过去的联系。

张强轻轻合上文件夹,放回抽屉。忽然想起离婚那年,李雪曾打来一通电话。电话接通后,她沉默了几秒钟,然后挂断了。他没有回拨,也不知道她想说什么。或许只是一时心软,或许有什么重要的事。如今,这个谜团或许很快就能揭开。

想到即将与李雪重逢,张强的心跳不自觉地加速。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这段往事终于要画上句号。他不知道自己会有什么感觉,是冷漠,还是报复的快感,又或者是某种难以言说的感伤。

手机再次震动,是厅办主任发来的消息:"张处,明天上午九点,厅长办公室开会,讨论你的任命事宜。"

张强回复:"收到,谢谢主任。"

他关掉台灯,10年了,整整10年。站在窗前,望着夜色中的城市轮廓。一场风暴即将来临,而他,将是这场风暴的中心。

05

省财政厅会议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长条形的会议桌前坐满了各处室和各地市财政局的代表。话筒发出细微的电流声,窗外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李雪坐在南城财政局代表的位置上,手指神经质地摆弄着文件夹的边缘。她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姑娘,眼角有了细纹,妆容也比从前素淡。但骨子里的那份骄傲依然存在,微微扬起的下巴显示出她不肯轻易认输的性格。



会议即将开始,人们小声交谈着。李雪听见有人说"新副厅长",心里有些烦躁。这次联席会议很重要,关系到南城财政局明年的项目拨款。最近几年,南城经济不景气,财政吃紧,急需上级拨款支持。她的任务就是确保南城的预算方案能够通过。

忽然,会议室的门开了。人们迅速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地看向门口。

张强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几名工作人员。他穿着深灰色西装,衬衫笔挺,领带一丝不苟。比起七年前,他更加沉稳,眉宇间的锐气却丝毫未减。苦难和奋斗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却也赋予他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各位好,今天由我主持这次联席会议。"张强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我是张强,省财政厅新任副厅长,分管预算处和地方财政联络处。"

李雪抬头的瞬间,文件从她手中滑落,散落一地。她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像是看见了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