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转过去了!”购买商品的“顾客”将显示支付成功的手机页面在零售店老板余桂兰眼前一晃,趁她转身补货的10秒钟快步离开。当余桂兰发现根本没收到钱时,那位“顾客”已经穿着普法志愿者的红马甲重新走进店铺,她才惊觉自己成了“法治课堂”的主角。这一幕“诈演局”,上演在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柳江古镇。
这是眉山洪雅烟草开展“场景化普法”的创新实践,组织党员在柳江古镇通过实景演练,帮助零售户掌握“法治生存法则”。
志愿者正在讲授操作规范。牟宁玲供图
“角色互换”出新招 经营课堂“开”在货架旁
洪雅烟草法规员张琬浩化身“刁钻顾客”,佯装购买卷烟,结账时趁店主赵杰没注意,迅速用假烟调包。“你看,这种‘障眼法’专挑忙乱时下手。”支委成员彭诚手持真烟对比演示,“规范操作要‘三核对’——离柜前对条码、对包装、对防伪标识。”
还没等赵老板缓过神,张琬浩又换上新“剧本”,扮演“大客户”利诱,“我是单位采购,发票多开2000,返你10%提成!”彭诚马上接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虚开超1万就可能要吃官司,因小失大的事情干不得。”并明确告知赵老板法律后果与举报途径,其量刑标准让赵老板倒吸一口凉气,“以前觉得‘老江湖’不会被骗,没想到骗子手段这么多!”
这是洪雅烟草“我当一天零售户”活动的生动场景,通过支委带队营销党员小组全程模拟消费流程,柳江古镇的10家重点零售客户接受了“沉浸式”培训。更令人惊喜的是,像赵老板这样的“学员”主动当起了“法治宣传”,将“三核对”口诀贴在店里,让每笔交易都成为普法课堂。
志愿者帮助零售客户整理商品。牟宁玲供图
老街摆起"快闪摊" 土味普法"有滋有味"
“各位看仔细咯,真烟激光码,清晰像绣花;假烟喷墨印,模糊像芝麻!”在古镇的超市外,专卖党员小组支起流动普法摊位,用顺口溜教当地群众和游客辨假。稽查员高锋和兰利均化身“说书人”,用方言演绎“山寨卷烟变形记”。从“狸猫换太子”的调包计到“鱼目混珠”的回收烟套路,每个骗术都配上案例,把枯燥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变成“防骗故事会”。来赶集的张阿姨掏出手机全程录像,“这个要发家族群,免得老头子买到歪货!”
通过党员先锋们将生硬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小妙招”,真正实现了"普法零距离,法治入人心"。
稽查员教消费者辨别假烟。牟宁玲供图
“青锋”小队串门入户 法治服务“量体裁衣”
“李大爷,您家监控角度要调整,既防调包又护隐私。”洪雅烟草青年党员组成的“青锋”小队穿梭在古镇的巷弄间,为零售客户提供“一户一策”精准服务。队员们从商品陈列到经营台账,从安全防范到权益维护,逐项为商户“把脉问诊”,让法治服务既有规范又显温情。队员们一边帮老年商户整理货架,一边收集零售客户需求:“赵姐想学电子结算防诈骗”“李老板咨询直播带货法律边界”......记录商户需求的“民情笔记”,折射出洪雅烟草普法工作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
下一步,洪雅烟草将持续深化“场景化普法”实践,以零售终端为支点,通过“法治先锋”线上问答、“云走访”等服务,将普法从店铺延伸到消费者群体,持续深化政企协作、商户联动与社会共治,推动普法从 “单向输出” 迈向 “全民共建”。(牟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