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乡还有漆树吗?小时候我家乡还有很多的漆树,这也是我小时候最怕的一种树木了。当时村里不少人家都有种植漆树。
可是如今基本没人种它了,甚至好多之前种的漆树,也砍得差不多了,改种其他的树木了,比如油茶树、桂花树等。
漆树是一种原产自我国南方的树木,其在历史的长河中,曾占据着重要的经济地位,在当时漆树的身影遍布我国大部分地区,是一种备受珍视的经济树种。
然而如今,曾经广泛种植的漆树却逐渐“消失”,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呢?为何农民都不种它了呢?
漆树,作为漆树科漆树属的落叶乔木,堪称全身是宝。因为它能割漆而得名。
这种树木非常的厉害,从树干韧皮部割取的生漆,素有“涂料之王”的美誉。这种天然涂料具有诸多优良特性,不仅耐热、耐酸、耐磨、耐水,对许多腐蚀性溶剂也有抵抗作用。
还具备良好的防辐射性能,可广泛应用于航空、卫生、军工、船舶、印染、医药、工业设备、地下工程、文物修复等领域。
漆树的种子含油量在38%左右,可用于制作油墨、肥皂;果皮能提取蜡,用于制作蜡烛、蜡纸;木材还能用于建筑。
不仅如此,漆树的叶、花、果实、根、皮、木心都有药用价值,比如生漆炮制的干漆具有益气补虚、祛瘀通经、消积杀虫等功效。
在古代,漆树的价值就被人们充分认识和利用。考古学家在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一只距今六七千年的漆木碗,其化学成分就是天然生漆,这表明漆树的利用历史极为悠久。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人工栽培漆树,庄子年轻时就曾担任管理漆园的小吏,可见当时漆树已受到社会重视。
从野生漆林到人工栽培,从采割漆液到生产性割脂,从单筒涂刷到漆工艺,从漆器到漆器画,漆业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产业。
既然漆树有这么多好处,为何现在很少有人种植了呢?首先,种植漆树的周期长、收益慢。漆树通常需要生长十年以上才能割漆,前期投入成本高,经济回报却需要漫长等待,这对于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现代种植者来说,缺乏吸引力。
相比之下,一些果树、经济作物一两年就能有收益,漆树的种植优势就被弱化了。比如我家乡这些年种桃树的比较多,一般种下去当年就开始挂果了,两三年后就进入丰果期了。
其次,割漆是一项极为艰苦且危险的工作,而且多数人还干不了。割漆的最佳时间是三伏天,此时天气炎热,漆树又多生长在山里,割漆匠需要在高温环境下攀爬树木,不仅要忍受酷热,还要面临从树上跌落等危险。
而且,割漆是个技术活,一周只能割一次,产量也不高,一年下来一棵树的收益有限。
如今,年轻人大多不愿从事如此辛苦又危险的工作,导致割漆匠后继无人,这也影响了漆树的种植热情。
再者,漆树的汁液会让很多人过敏。漆树的乳液含有漆酚,人体接触后容易引起过敏性皮肤红肿、痒痛、丘疹,误食还会引发呕吐、疲倦、瞳孔放大、昏迷等中毒症状。
对漆树过敏的人群不在少数,这使得很多人对种植漆树望而却步,担心自身健康受到威胁。
此外,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化工涂料等替代品层出不穷。这些替代品生产效率高、价格相对较低、使用方便,逐渐占据了市场。
虽然生漆性能优异,但在成本和便利性上难以与化工涂料竞争,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压,种植漆树的经济价值大打折扣,自然也就没人愿意种了。
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漆树,如今因种植周期长、割漆艰难、过敏风险以及替代品冲击等多种因素,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尽管如此,漆树在历史文化和传统工艺中的地位依然不可替代,或许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天然材料的重新审视,漆树产业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你们说呢?你家乡还有人种植漆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