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报道,外交部在5月7日早上发布消息称,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将于5月9日到12日访问瑞士,在访问期间将与美国财长、中美贸易美方牵头人贝森特举行双边会晤。
外交部发布这一消息,表明中方已经决定,同意就中美关税和贸易问题进行接触,并举行高层级双边会晤。这对中美两国贸易乃至全球贸易来说,都算是一个利好消息。
当然,进行贸易谈判并不是中方主动发起,而是在美国的请求之下,外交部的介绍是这么说得“美方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就关税等问题与中方谈起来”。这点从5月6日,美财长接受美媒采访时,当被问及“谁先给对方打的电话”时,贝森特立即开始含糊其辞,称“没有什么谁先打电话”。
中美关系
同时我们知道,在过去一周里,美方一直在明里暗里表示希望中方和美国谈起来,以达成新的贸易协定。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财长贝森特都有过多次类似表述。
在关税战或者贸易战问题上,中方立场和态度是一贯的。在中美高层会晤即将进行的当下,中方也给美方送出了一句古话,共6个字“听其言观其行”,算是提前打好预防针了。
商务部发言人还称,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不论是打还是谈,中方维护自身经济发展的决心不会发生改变,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国际经贸秩序的立场不会发生改变。
中方的这一表态,其实就是对美国政府的不信任。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特朗普依旧通过关税和贸易手段对华施压,要求与中国重新进行贸易协定谈判。双方最少达成了两个贸易协定,结果协议一个坚持了不到40天,一个坚持了不到10天,就被特朗普全部撕毁。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方不愿意和美国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特朗普政府的反复无常。自特朗普重返白宫到现在,他在诸多事情上已经不知道有多少次反复了,昨天当着媒体说的话,今天就可以当着全世界的面否认。这种行事风格,让所有国家和美国打交道,都不得不留一个后手。
美国总统特朗普
除此之外,中方也认为美国在贸易谈判问题上并没有诚意。美国一边对中国极限施压,试图通过关税手段让中国妥协,在施压不成后,又表示愿意和中国达成新的贸易协定,这本身就存在逻辑上的悖论。
这说明美国反而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一脚踢到到钢板,撞到南墙才开始回头。同时这也说明,特朗普政府本质上是欺软怕硬。
如果美国真的想要通过贸易谈判来解决问题,就不能“既要又要”,又想要拿到好处,又不想承受关税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做到这一点,特朗普必须要正视关税政策给全世界带来的重大负面影响,取消对华关税,正视国际公平正义和世贸组织规则。只有在纠正错误做法之后,才可能进行真正地谈判。否则即便是中美重新谈出东西,谈出结果,对特朗普来说也是废纸一张,马上就会重新撕毁。
所以,妥协始终不会是中方的选项,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并不是要妥协,也不是要认输,而是基于中方利益与维护全球贸易秩序。就连商务部也特别强调了,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得不到尊重。只有始终坚持立场,坚持公平正义,才能真正地维护自身利益。
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的立场始终坚定不移,中方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维护基于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中方也会继续和各方一道,不断加强互利合作,加强沟通和协调,抵制单边保护主义和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