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贸易战仍然在不断升级,起码目前尚未看到两国关系会缓和的切实迹象。
但美国国内已经出现了乱子,特朗普这才刚上台没有多长时间,就决定解除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的职务。
连同他的那位华裔副手,也当场遭到了解职。
虽然特朗普还给他们留了一个面子,让他去当美国驻联合国的大使,但他也仍然是被边缘化了。
那当前的中美贸易战形势具体如何呢,特朗普对华尔兹又有怎样的意见呢,才让他如此的不留情面?
4月初美国宣布拿出对等关税政策,该政策的实质其实就是恐吓和胁迫世界各国。
美国想让各国向他们出让经济利益,比如让大家都购买更多的美国出口商品来提高美国的外贸额。
这样就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解财政赤字和美国的国债压力。
而且特朗普还有重新工业化的相关计划,但这一计划也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才有可能完成。
可美国没有想到的是在面对其经济胁迫时,中国的态度相当强硬。
我们不但多次表态要对美国的关税战奉陪到底,还发起了针对性的反制。
现在中国也对来自美国的商品征收了125%的关税,并且中国的航空公司,已经暂时停止接收波音公司所生产的客机。
甚至中国还进一步加紧了对稀土出口的限制,这给美国带来的压力都比较大。
因为中国本身也是美国主要的出口市场之一,美国的相当数量的农产品,比如说大豆就非常依赖中国市场。
然后中国又是主要的能源和石油进口市场之一,所以中国不买美国的能源产品,也会给特朗普的传统能源战略布局带来冲击。
最后中国的稀土管制,更是会直接影响到美国的工业生产。
因为稀土是生产各种高精尖设备的必备基础资源,比如军队所使用的先进军用雷达。
而中国在稀土开采和冶炼领域又拥有着绝对优势,全球精炼稀土产能的九成都集中在中国手中。
这就使得中国的反制,让包括特斯拉在内的一些美国大公司都相当于受到了一记重锤。
前不久马斯克在参加特斯拉的财报会时就声称:因为无法从中国这里得到质量好且价格便宜的稀土,该公司的擎天柱智能机器人量产计划,可能将被迫推迟。
马斯克还说他正在与中国积极协商,希望可以获得中方的豁免,继续购买中国稀土。
可事实却是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升级,中国反制的力度也还有增强的可能性,到时候美国也会由此承受更大的压力。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中国反制已经起到了相当好的效果,甚至美国内部都产生了乱子。
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会给美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所以相当数量的美国政客目前都在反对特朗普。
比如根据美国媒体公布的消息,目前包括华盛顿特区总检察长在内的整整19个州的检察长,已经决定对特朗普提起联合诉讼。
理由就是他们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会严重损害美国的利益。
而且他们还认为特朗普,完全不考虑其他政府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
然后还有十几个州的州政府也在联手起诉特朗普,其中还包括美国的第一大洲加州。
要知道加州一个州的经济总量,就占到了美国全国经济总量的15%左右。
所以这些国内政治反对派发起的攻势,给特朗普带来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而他选择在这个关键时刻将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解职,而且华尔兹的那位王姓华裔副手同样也将被开除,就是为了缓解压力。
特朗普现在对华尔兹下手表面上看起来是因为之前的情报泄密门,但其实更多的是因为华尔兹以及其副手的政治主张实在是太激进了。
此前就有媒体报道称:特朗普上台后会在对华问题上进退失据,甚至干出很多有争议的事情就和华尔兹有关。
华尔兹作为国家安全顾问,向特朗普提出了相当多不可靠的建议,其中有很多都是在涉及中国问题的激进建议。
而特朗普当时相信了华尔兹,认为只要美国对中国出手中国就会妥协。
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导致了中美关系的螺旋下降,以及两国贸易战的全面开打,这就把特朗普架了起来。
如果他现在主动向中国让步,说要结束中美贸易战,那他就有可能会颜面无存。
可如果特朗普接着打贸易战,美国经济只会承受更大的压力,特朗普的支持率也有可能会因此继续下跌。
所以他就决定在此时调整白宫职位,让在外交问题上过于强硬的华尔兹和他的副手全部都撤职或者是调职。
这样的话就相当于是让华尔兹背了锅。
到时候中美关系真的缓和后,他也可以说之前在对华政策上的失误是华尔兹的问题,而不是他的问题。
这可能也是在为之后恢复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与中国谈判打政治基础。
毕竟要是中美关系真的改善了,让那些太过激进且顽固不化的反华政客继续在政府内担任高级职务,是比较危险的。
除了华尔兹以外他自己的那位华裔副手会被针对的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在于特朗普本身就比较保守。
他与拜登不一样,拜登当总统时任命了很多少数族裔高官,甚至还有华裔当上了国防部的副部长。
可是特朗普的内阁中除印度裔和拉美裔以外,其实其他少数族裔的数量都比较少,这也符合共和党一贯的保守主义。
那这位被解职的华裔副手之后想要重新复出,恐怕难度不低。
现在特朗普解除了华尔兹的国家安全顾问的职务,连他的副手也被撤职了,但这也只是白宫大规模岗位调整的开始。
因为特朗普却没有任命新的国家顾问,反而是让作为国务卿的鲁比奥暂时兼任了这个职务。
这样的选择就是非常不同寻常的,因为不管是国家安全顾问还是国务卿,都是在美国内阁中排名前列的实权职位。
那让鲁比奥同时掌握这两个职务,他的权利就有些太大了。
现在的鲁比奥可以同时影响美国的高层决策和外交事务,这是不符合美国权力平衡框架的。
所以在历史上一次能同时兼任这两个职务的,还是基辛格。
那特朗普之后可能也会出于权力平衡的考虑,继续调整内阁岗位。
直到将内阁中的成员全部都换上可靠,并且完全符合特朗普心理的政客白宫的岗位调整才会结束。
美国内部高层管理人员的人事变动对我们来说意义不大,毕竟这是美国的内政事务。
作为美国的总统,特朗普的确是有权利调整内阁的核心成员,所以这就是美国内政。
而且不管特朗普未来怎么样调整内阁组成,他在对华问题上的态度仍然没有什么积极的改变。
特朗普现在几乎是在对中国高软硬兼施的战略。
比如他一边在公开场合声称,目前对中国产品征收的高额关税无法持续。
但同时特朗普也不断的向中国施压,希望我们可以向美国让步。
而美国的具体手段,包括对进入美国市场的电影产品征收巨额关税。
以及还有美国国会议员提出的,要强迫中国企业在美国股市全面退市的信息。
这都决定了当前的中美关系发展的不确定性,仍然很高。
我们无法判断两国到底什么时候才会谈判,或者说两国是否真的会谈判改善关系。
但不管怎么说还是希望美国可以在对华问题上更加的理智和谨慎,中国和美国不应该是对手的。
最近中国驻美大使在参加某次公开活动时,也谈到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中方大使明确说了中美两国在经济上非常互补,并且两国的贸易一直都维持着大体平衡。
比如中国在对美贸易中虽然拥有着巨额的逆差,但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也有巨量的投资。
据统计美企在中国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可是要比中国在美投资的收益多了数千亿美元,足见中国市场对美国企业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那为什么美国不能换一个角度来处理中美关系问题呢?
特朗普先对中国发起了贸易战,但中国却并未如同美国设想中的那样做妥协和让步,反而中国发起了全面反制。
中国除了对美国产品也征收反制关税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措施。
比如限制重要资源的出口等等,这都给美国带来了比较巨大的压力。
现在美国内部也有很多人在反对关税战,这最终促使特朗普换掉了在对华问题上非常激进的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
而他的那位王姓副手同样也惨遭解职,但其实他们就是在给特朗普背锅。
最后也希望美国可以和中国友好相处,不要再炮制没有意义的政治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