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滁州市南谯区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优化基层服务水平,在社区探索实施延时错时服务,以“三全工作法”为抓手,实现“全时服务、全面提升、全效治理”的社区治理新样板,用“周末无休”实现“群众无忧”。
探索实行“全时服务”
延时“全天候”,便民无死角。延长业务办理与咨询时间,实现群众办事“全天候”,确保在工作日的傍晚以及节假日均有工作人员在岗。同时秉持“便民、利民”的服务理念,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提升居民办事效率。
延时“全覆盖”,服务暖民心。为了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在延时服务期间,社区保持功能室开放,供社区舞蹈队、戏曲队等群众文化团队“错峰活动”“全覆盖”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延时“全面化”,贴心解民忧。推出“预约式服务”,充分发挥“合欢树下”“百姓议事点”“近邻会客厅”等党建阵地作用,居民根据时间安排,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提出预约申请,实现服务方式“全面化”。截至目前,已收到居民预约申请30余次,达成微心愿26个,受到社区居民群众广泛好评。
探索实现“全面提升”
融合资源,提升共治共享程度。建立“五社”联动机制,发挥社工队伍专业优势,挖掘公益慈善资源,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社区治理共同体”。银西社区作为试点充分发挥辖区的7家社会组织、9支志愿者服务队力量,吸纳志愿者100余人,开展各类活动10余场次,受益居民300余人次。
优化服务,提升关心关爱温度。坚持党建引领,纵深推进“社区指导员+支部网格长+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联动,建立楼栋单元“微心群”,充分发挥网格员、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桥梁纽带作用,帮助居民临时照看老人、化解邻里矛盾等难题。
铸魂引航突出,提升引领带动力度。积极引导在职党员发挥作用,定期发布需求清单,鼓励在职党员结合实际认领服务项目,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
探索实施“全效治理”
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合理安排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长,通过弹性上下班、工作日调休等灵活方式保证休息时长。对在弹性工作制中表现优秀的社区工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完善队伍培养机制。组织业务培训,围绕实际工作经验,以主办人员宣讲、业务人员实操等形式,每周学、全员学,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提高服务本领,打造一支“一岗多能”的社区工作者队伍,确保延时服务承诺不落空。
完善日常监管机制。建立完善的服务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居民对延时错时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居民的反馈,不断优化延时服务内容,丰富延时活动形式。主动在党群服务阵地张贴、在线上平台发布,向居民公开延时错时服务时间,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李晓欣 乔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