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大家一个魔幻的真相,现在的相亲市场,已经彻底变成了女儿国,最近我看到一个新闻,南京某高端相亲会,男性免费入场,女性则需要缴纳数千元的报名费,可即便如此,男女比例依然达到了惊人的1:50,请注意,不是50个男的一个女的,而是50个女性去竞争一个男性。

而且这样的事情还不是个例,年初的时候,成都人民公园的相亲角就爆出过一个告示,相亲角的负责人直接告诉所有人——相亲角女生位置已满,暂停登记!而男生的位置则空出了一大片。



还有2024年上海的一组数据,根据他们的统计,上海的相亲市场男女比例已经突破了1:9,也就是9个女生去“抢”1个男生,很多相亲会完全变成了女性朋友的茶话会,放眼望去几乎看不到几个男人。

看到这种新闻,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提出质疑——这肯定是假新闻,国家都说了,男性比女性多出了3000多万,怎么可能在相亲市场反而是女多男少?

其实,这个魔幻现象背后隐藏着3个不为人知的真相。

先说第一个真相,总人口的确是男多女少,但是在相亲市场,情况恰恰就是相反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两个原因。

第一,女性朋友更容易受外界言论的影响。

有医学研究显示,女性的额叶后下部和顶叶前下皮质区的灰质体积比男性更大,这种差异会导致女性对情绪的识别准确率比男性更高,不信你观察自己身边,是不是大多数女性都比男性的情感更加细腻?

那这和相亲市场又有什么关系呢?答案是由于女性更容易感知到他人的情绪,所以在家人催婚的时候,她们很容易受到影响,每年过年或者五一回家,七大姑八大姨轮番上阵劝说她们,说多了,他们自然就会进入相亲市场。



反观男性朋友,由于生理结构的差异,他们整体而言更难受到外界言论的影响,不信你观察自己的身边,你想要劝说一个男性朋友听你的话,是不是难度明显提高?而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男性在遇到高压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开启防御模式,很多心理学书籍早就提到过这个观点,就是你把一个男的逼急了,他们很可能会缩进自己的世界里躲起来,在现实中的表现则是,家里人催婚催多了,很多男生直接就不回家了,也不和家里联系,通过躺平断联的方式来对抗催婚。

男女处理方式的不同,就导致流入相亲市场的女性明显超出了男性的数量。

而且不只是这个原因,相亲市场之所以会都是女的,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那就是相亲市场对男性的要求太高了,对女性的要求反而很低。

如果你是一个大城市男性,名下没有一套房一套车,一份收入过万的工作,你都不好意思去相亲角报名,因为报了名也没人联系你,很多人男性有自知之明,不想自取其辱,所以10个男的里面,有一个去相亲角就不错了。

但是女性不一样,月薪3000、无房无车,丝毫不影响她们走进相亲角,因为社会对男女的批判标准是不一样的,对男性而言,财富多少是是否成功的最大标准,可对女性来说,我很少看到有男性要求女性买房或者月薪过万的,甚至很多男性的要求朴素且搞笑,女的、活的、35岁以下就行,这就是他们的标准,这就导致基本只要是个女的,就能去相亲角报名。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高端相亲会对男的免费,却对女的收费的根本原因,因为去的女性实在是太多了,不进行初轮筛选活动压根就无法进行,反观男性,本来就没有几个流入相亲市场,你再设置一个门槛,他们直接就不参与这个游戏了,到时候相亲会全是女的,看你怎么收场。

再来看第二个真相,这个社会对女性的捧杀太明显了。

你看看市面上的节日,什么白色情人节、38女神节、马上就要过的520,还有什么七夕、圣诞、跨年等等,现在基本已经全都沦为女性的专属节日了,这些节日存在的唯一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求男性给女性送礼,不送就是不爱,就是钢铁直男,资本有一万种方式重塑社会的认知,让大家被迫去消费送礼。



我知道有人会说了,你总说资本给女性洗脑,那为什么资本不洗脑男性?作为一个男性,我说句实话,咱们老爷们很多人都有自己固有的认知,一个事情一旦发生,我们就会研究背后的逻辑,比如说秋天的一杯奶茶,对于女性来说,她们自然就会把秋天和送奶茶联系在一起,但是对大多数男性而言,这个逻辑简直混乱无比,秋天和奶茶有什么关系?他们想不清楚,就会拒绝这种资本式的洗脑。

不信你观察自己身边,是不是大多数的广告都对男性都毫无作用,这是资本花了上百年才研究出去的结论,如今已经是一个人尽皆知的秘密了,比如说很多广告商媒介在投放广告的时候会要求博主提供用户属性图,他们会重点看粉丝男女占比,女粉高的,账号价值就高,男粉高的,就是高危账号,之所以会有这个判断标准,不是因为女性比男性有钱,而是因为女性天然的就更容易受到广告的影响,从而出现冲动消费,反观男性,你发广告他们不仅无动于衷,可能还会骂你,然后转手就是一个举报。

你可以不相信我说的观点,但你一定要相信资本的判断,因为他们是在用真金白银得出的结论,女性就是更容易被广告宣传影响。

搞清楚了这个原理之后,整个社会的舆论就开始集体向女性靠拢,他们把女性称为小仙女、女神;他们说不给女朋友转账送礼的男人不是好男人;他们说月薪2万的男生配不上月薪3000的你,这样的话听多了,就导致很多女性出现了梦幻般的认知,一个长相五六分的普通女生,找对象开口就是一线城市全款买房,她们的标准抬得太高,让很多男性避之不及,因为怎么努力都无法满足她们的愿望,既然如此,那还不如直接在出租屋找一个AI+硅胶女友,一步解决所有问题。

最后再来看第三个真相,互联网对大家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现在很多女性朋友一点开抖音,映入眼帘的就是身高180,开着法拉利,神似吴彦祖的高富帅,而且这些有钱人他们不仅帅气多金,还善解人意,展现出来的样子也是一个超级无敌大暖男,就这条件,你说哪个女生看了不迷糊?看多了自然就对现实生活中的普通男性提不起兴趣了,互联网的影响就在这里,它把这个社会的优点和缺点都给放大了,导致有一个优秀的男性出现,就会被几十万、上百万女性当作模拟择偶标准,自然就提高了婚恋市场的门槛。

而且你以为受影响的只有女性?咱们老爷们也是一样,现在这个时代,互联网太发达了,重庆的胖瞄事件,山西大同的那个案件,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还有各种骗婚、骗彩礼、被绿的新闻天天都在网上轮回播放,看多了就会导致大家对婚姻充满了警惕。



现在很多男性只要听到女朋友要彩礼,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要骗我的钱,还有各种要求房子加名、婚后工资上缴的要求,只要女方提出来,立马就会让男方产生警惕,很多情侣之所以走不到婚姻的殿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这里。

由于社会的负面案例被不断放大,导致男女间基本的信任已经濒临崩盘了,而信任一旦缺失,男性自然就对婚恋避之不及,这就是为什么相亲市场男性越来越少的真正原因。

很多年纪大一点的朋友,一听说自己的孩子不找对象,就不停的催婚,其实你们好好想一想,正常情况,谁会愿意躲避婚恋?男女相爱是动物的天然属性,之所以现在大家搞得避之不及,最大的根源就在于成本和风险太高了,结一次婚,要求市区内环全款房,车不低于20万,还要30万彩礼不带回,你说这么高风险的感情投资?几个年轻人承担得起?

他们玩不起,所以干脆就直接物理出局,彻底不参与相亲市场了,这就是为什么相亲市场会变成了女儿国的根本原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