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李桂兰放下手中的茶杯。
“谁啊?”她走向门口,心里莫名地发慌。
门一开,张丽和王凤英站在门口,脸上带着她从未见过的笑容。
“婆婆,我们来看您了,”张丽甜腻的声音有如冬日里突然飘来的桂花香,不合时宜。
李桂兰握紧门把手,她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咱们聊聊您那养老钱的事,”王凤英眼里闪烁着贪婪的光,“亲家母,家里人还能害您不成?”
李桂兰站在门口,犹如一株苍老但倔强的松树,她明白,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01
早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撒在李桂兰的脸上,照出她脸上如同树皮般的皱纹。六十五岁的她早已习惯了独自一人的生活,丈夫去世十五年,留下她和儿子相依为命。
李桂兰从床上爬起来,双手撑着有些发酸的腰,艰难地穿上那双已经磨得发亮的布鞋。这是她三年前做的鞋子,虽然开始有些松垮,但她舍不得换。
“能穿就穿吧,做那双鞋的布还是从超市打折时买的呢。”李桂兰自言自语道,声音在空荡荡的老房子里显得格外清晰。
她挪到厨房,从米缸里精确地舀出一小碗米,淘了三遍后放进电饭锅。这一小碗米是她精准计算过的量,刚好够她吃一天,不会剩下,也不会吃不饱。
李桂兰打开冰箱,拿出一小盘咸菜和半个西红柿,这是她昨天用剩下的部分。她的目光扫过冰箱里的每一样东西,每一样都有它固定的位置和消费计划。
打开电视,是昨天她停留的那个老电视剧频道,是二十年前的老剧了,已经翻来覆去看过无数遍,但她还是觉得新鲜,或许是因为那个时代的故事更让她有安全感。
早饭很简单,一碗白粥,一小碟咸菜,半个西红柿切片。李桂兰细嚼慢咽,把每一粒米都嚼烂了才咽下去。她喜欢这种感觉,仿佛能把时间拉得很长。
吃完早饭,李桂兰换上她那套深蓝色的运动服,这套衣服已经穿了八年,颜色有些发白,但质量还过得去。她把门锁好,检查了三次,确认门已经锁紧才放心离开。
公园离她家只有十分钟的路程,但李桂兰走了将近二十分钟。她不急,反正有的是时间。公园里已经有不少和她年龄相仿的老人在锻炼了,有的在打太极,有的在跳广场舞,还有的只是慢悠悠地散步。
“老李,来啦?”一个穿红色运动服的老太太向她招手。
李桂兰笑了笑:“来了,王姐。”她走过去,加入了那群正在做广播体操的老人中。
这是她每天的固定活动,雷打不动,下雨天也来,只不过会带把伞,在公园的亭子里活动活动筋骨。
锻炼结束后,李桂兰没有和其他老人一样坐下来聊天,她只是简单地道了别,就独自往回走。她不喜欢那些闲聊,尤其是当话题转向子女、金钱这些敏感话题时,她总是找借口离开。
回到家,李桂兰从柜子深处拿出一个破旧的笔记本,翻开已经泛黄的纸页,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她多年来的收入和支出。她找到最新的一页,仔细核对着昨天的开销。
“菜市场买菜,八块五;超市买洗衣粉,六块;电费,四十三块七……”她小声念着,确认每一笔数目都没记错。然后她翻到另一页,那里记录着她的存款总额:八十万整。
这个数字是她的秘密,连儿子李强都不知道。这笔钱是她多年来积攒下来的,一部分是她做小生意的收入,一部分是丈夫留下的保险金,还有一部分是这些年省吃俭用攒下的退休金。
李桂兰看着这个数字,轻轻抚摸着纸页,仿佛那不是数字,而是她生命的保障。她知道,儿子李强虽然老实,但生意一直不太景气;儿媳张丽虽然能干,但总给她一种精明过头的感觉。
“这钱不能告诉他们,”李桂兰喃喃自语,“老了还得靠自己。”
她合上笔记本,小心翼翼地放回原处,然后用几件旧衣服盖住。这是她的习惯,尽管家里除了她没有别人,她还是担心有人会发现她的秘密。
午饭也很简单,热了早上剩下的粥,切了几片咸萝卜。吃完饭,她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这一觉睡得并不安稳,李桂兰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的钱不见了,她到处找,最后在儿媳张丽家的床下发现了,但当她去拿的时候,钱变成了一条蛇,张口就要咬她。她惊醒过来,发现外面的天已经暗了下来。
“这是什么梦啊,不吉利。”她拍了拍胸口,起身去厨房准备晚饭。
02
晚饭刚做好,电话铃响了。李桂兰擦了擦手,走过去接电话。
“喂,妈,我是李强。”电话那头传来儿子的声音。
李桂兰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强子,你们最近忙什么呢?有一个多月没来看我了。”
李强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这不是生意上的事情嘛,一直走不开。对了,丽丽说明天要去看您,她最近忙完了一个项目,想去给您做顿饭。”
李桂兰心里咯噔一下,儿媳妇突然要来看她?这可不像张丽的风格。平时逢年过节来看她,都是李强开车送来,在家里坐不到一个小时就找借口离开。现在突然要来给她做饭?
“她一个人来?你不来吗?”李桂兰问道。
“我这边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她先去,等我忙完了就过去。”李强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急促。
李桂兰的直觉告诉她,事情没那么简单。但她只是说:“行,让她来吧,不用做饭,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
挂了电话,李桂兰的心情变得复杂起来。她和儿媳的关系一直不冷不热,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张丽是个城里姑娘,大学毕业,在外企上班,收入不错。但李桂兰总觉得她看不起自己这个乡下出身的婆婆,尤其是在钱这个问题上,总给她一种势利的感觉。
“算了,来就来吧,我又不怕她。”李桂兰自言自语道,但心里还是有些不安。
晚上,李桂兰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起身,打开床头柜,从一本旧书里取出一张银行卡。
这张卡里存着她的全部积蓄,八十万。她看了看卡,又放回原处,这才安心地躺下。
第二天一早,李桂兰就起床准备了。她特意扫了地,擦了桌子,又把家里唯一一套像样的茶具拿出来擦干净。虽然和儿媳关系一般,但面子上的事情还是要做的。
十点钟,门铃响了。李桂兰整了整衣服,去开门。
张丽站在门口,穿着一身名牌,手上提着几袋水果和一些补品。她笑着说:“妈,我来看您了。”
李桂兰点点头,让她进来。张丽把东西放在桌上,开始热情地张罗起来:“妈,我看您家里的米不多了,我带了些新大米,还有这个是花胶,对您这个年纪的人特别好。”
李桂兰看着这些东西,心里更加不安了。张丽从来不会买这么多东西给她,今天这是怎么了?
“不用那么客气,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李桂兰说着,但张丽已经进了厨房,开始洗菜准备做饭。
李桂兰坐在客厅里,听着厨房里的动静,总觉得这一切都不太对劲。果然,没过多久,张丽从厨房里出来,坐到李桂兰旁边。
“妈,我有个事想跟您商量。”张丽的语气突然变得有些严肃。
李桂兰心里一紧:“什么事?”
张丽笑了笑:“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我和您儿子最近在考虑换套大点的房子,现在的那套太小了,小强也上初中了,需要个独立的房间学习。”
李桂兰点点头:“这是好事啊,你们年轻人有这个想法很正常。”
张丽继续说道:“但是现在房价太高了,我们手头的钱不够首付。强子不好意思跟您开口,我就想着来问问您。”
李桂兰的心沉了下去,她大概猜到了张丽的意图:“你们打算怎么做?”
张丽的眼睛亮了起来:“我们想着,如果您能支持一点,我们就能买个好点的小区,环境好,以后小强上学也方便。”
李桂兰装作没听懂:“支持一点是什么意思?”
张丽直接说道:“就是您能不能拿点钱出来,帮我们付首付。妈,您一个人生活,平时攒了点钱吧?我们也好有个数,万一您有个头疼脑热,我们也能帮衬。”
李桂兰一听这话,立马警觉起来。她故意装糊涂,笑着说:“哪有什么钱啊,退休金够花就不错了,攒了点小钱,也就六万块,够我吃喝就行。”
张丽听后眼神一闪,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妈,您别开玩笑了,您这么会持家的人,怎么可能只有六万块钱?”
李桂兰坚持说:“真的就六万,我一个老太太,能有多少钱?吃吃喝喝就没了。”
03
张丽明显有些失望,但她没再追问,只是话锋一转:“妈,我听说这附近的房子升值了不少,您这套老房子现在值不少钱吧?”
李桂兰心里咯噔一下,原来儿媳妇不仅想打她存款的主意,连她住的这套老房子也不放过。
“这房子我住了大半辈子了,住习惯了,不想卖。”李桂兰语气坚决。
张丽笑了笑:“我不是说卖,只是想说,如果您考虑卖的话,现在是个好时机。我们可以帮您在我们那边再买套小的,离我们近,我们也好照顾您。”
李桂兰冷冷地说:“不用了,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
张丽似乎察觉到了李桂兰的抵触情绪,不再多说,起身去厨房继续做饭。整个午饭过程中,两人都没再提这个话题,但气氛明显有些尴尬。
吃完饭,张丽主动收拾碗筷,又帮李桂兰打扫了一遍卫生。临走时,她特意叮嘱李桂兰:“妈,您要注意身体啊,有什么事随时给我们打电话。”她的语气里透着点意味深长。
李桂兰只是点点头,目送张丽离开。看着儿媳妇的背影,李桂兰心中涌起一阵不安。她隐约感觉到,张丽此行的目的没那么简单,她很可能是在打探自己的家底。
“我得小心点,”李桂兰自言自语道,“这钱是我的养老钱,谁也别想动。”
她走进卧室,再次确认那张银行卡还在原处,这才稍微安心了一些。她决定找个更隐蔽的地方藏起这张卡,以防万一。
就在李桂兰思考着如何保护自己的积蓄时,她不知道的是,张丽已经在电话里向她母亲王凤英汇报了情况。
“妈,我刚从老太太家回来,她说她只有六万块钱存款。”张丽语气里充满了怀疑。
王凤英在电话那头冷笑一声:“六万?她骗鬼呢!你公公留下的保险金就有二十多万,这些年她虽然一个人住,但也没什么大的开销,退休金也有三千多,怎么可能只有六万?”
张丽叹了口气:“我也觉得不太可能,但她就是这么说的,我也不好多问。”
王凤英声音提高了几分:“这老太太肯定是不信任我们,怕我们惦记她的钱。明天我亲自去趟她家,看她怎么说。”
张丽有些担忧:“妈,您别去了吧,万一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就不好了。”
王凤英不屑地说:“有什么误会的?我们是一家人,又不是外人。再说了,我去看看亲家母不是很正常吗?”
张丽知道拦不住母亲,只好叮嘱道:“那您去了别说我告诉您的事,就说是顺路去看看她。”
王凤英答应着,但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一定要问个明白。
第二天一大早,李桂兰早早起床,做完简单的家务后,就坐在家门口的小凳子上晒太阳。初春的阳光暖洋洋的,照在身上舒服极了。
正当李桂兰闭目养神时,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亲家母,一大早就在晒太阳啊?”
李桂兰睁开眼,看见王凤英站在面前,穿着一身名牌,手上提着一袋水果。李桂兰心里一惊,没想到亲家母会突然造访。
“哎呀,亲家母,您怎么来了?”李桂兰站起身,脸上挤出一丝笑容。
王凤英笑着说:“路过这边,想着来看看您。亲家母,我们好长时间没见了,您身体还好吧?”
李桂兰点点头:“挺好的,这把年纪了,能自己照顾自己就不错了。”
王凤英将水果放在桌上,环顾了一下房子,眼神里带着一丝审视:“亲家母,您一个人住这么大的房子,不觉得空吗?”
李桂兰警惕起来:“习惯了,住了几十年,有感情了。”
王凤英笑了笑,突然话锋一转:“亲家母,我听说您攒了点养老钱啊?丽丽跟我说也就六万块,我一听就觉得不对,您这么能干的人,怎么可能就这点钱?是不是怕我们惦记啊?”
李桂兰一听这话,脸都绿了。她没想到张丽昨天回去就跟她妈说了这事,更没想到王凤英会直接找上门来、开门见山地问这种事情。
04
她强压着怒气,保持表面的平静:“哪有的事,六万就是六万,我一个老太太,能攒多少?”
王凤英不依不饶:“亲家母,您别跟我们外道了。你们那一辈人不是都喜欢攒钱吗?我认识的老人家,个个都有几十万存款。您肯定也不少吧?”
李桂兰脸色越来越难看:“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我的钱都贴补给儿子了,自己留得不多。”
王凤英看出李桂兰不愿多说,话锋又是一转:“亲家母,丽丽最近想换套大房子,可是手头钱不够,您看能不能帮衬一下?我们家丽丽说了,妈您要是真有难处,咱家可以帮衬,但您也得跟我们说实话啊。”
李桂兰气得手都在抖,但她还是忍住了没发作。她冷冷地说:“我自己的钱,自己心里有数,用不着别人操心。至于买房子的事,他们小两口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
王凤英见她态度强硬,笑容也僵了几分:“亲家母,您这话说的,我们是一家人,不就是商量商量嘛。再说了,您年纪大了,钱放在自己手里也不安全,不如交给孩子们打理,您说是不是?”
李桂兰忍无可忍,站起身来:“亲家母,天不早了,我一会还要去买菜,您要是没别的事,我就先去忙了。”
王凤英见套不出话来,只好讪讪地站起身:“那好吧,我也不多打扰了。亲家母,您有空常来我们家坐坐。”说着,她又意味深长地补了一句:“亲家母,您可别藏着掖着,家里人还能害您不成?”
李桂兰没有回答,只是冷冷地目送王凤英离开。等亲家母的身影消失在巷口,李桂兰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但心里的火并没有消。
“这是什么亲家啊,一点规矩都不懂,”李桂兰气愤地自言自语,“打听人家的钱,还这么理直气壮。”
她回到屋里,坐在沙发上,越想越气。她明白,王凤英之所以直接登门,肯定是张丽回去后告诉她的。这母女俩显然是合起伙来打她养老钱的主意。
李桂兰突然想到儿子李强,他知不知道这事?是不是也参与其中?想到这,她决定给儿子打个电话问个明白。
电话响了好几声才被接起,李强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紧张:“喂,妈?”
李桂兰开门见山:“强子,你媳妇昨天来我家了,今天你丈母娘又来了,你知道这事吗?”
李强支支吾吾地说:“知道一点,丽丽说要去看看您,我也没多想。”
李桂兰直接问道:“那你知不知道她们来干什么?”
李强明显吞吞吐吐:“妈,您别生气,丽丽就是想知道您的生活情况,看看您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李桂兰冷笑一声:“帮助?她们是来打听我有多少存款的!你丈母娘还直接问我是不是能拿钱出来给你们买房子!”
李强沉默了一会,才低声说:“妈,丽丽最近在张罗着买房子,说咱们家那套老房子可以卖了换新房,她还说……您要是能拿点钱出来,咱们就能买个大点的。”
李桂兰听到这儿,气得差点晕过去。
她没想到儿媳不仅打探她的存款,还把主意打到了她的养老钱上,甚至连老房子都不放过!更让她心寒的是,儿子似乎也站在儿媳那边。
“你们是一伙的是吧?算计我这把老骨头是吧?”李桂兰声音颤抖着。
“妈,您别这么说,我们不是这个意思,”李强急忙解释,“我们只是想……”
李桂兰打断他的话:“你们想什么我清楚!我告诉你,这房子是我和你爸辛苦攒钱买的,我死也不会卖。至于存款,那是我的养老钱,谁也别想动!”
说完,她挂断了电话,气得浑身发抖。
她坐在椅子上发呆,心里五味杂陈:这八十万到底是守着好,还是拿出来好?她甚至开始怀疑,这件事背后是不是还有更大的“阴谋”?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敲门声,李桂兰吓了一跳。
她不情愿地走过去开门,一看,竟然是张丽和王凤英一起站在门口,脸上带着意味不明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