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7日讯 “现在在楼下遛狗,可以直接带狗狗去‘宠物公厕’,不用每次帮它处理,也不用担心影响环境了。”泰安新华城南郡小区的居民张女士带着自家“毛孩子”出来遛弯时,连连点赞社区新建的“宠物公厕”。
柯基、哈士奇、比熊、泰迪……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泰山区徐家楼街道社区内宠物犬数量不断增加,一早一晚,社区里遛狗成了居民生活常态。
随之而来,犬只粪便处理成为了社区里的麻烦事儿。部分居民反映辖区内宠物随地排泄,不仅影响社区环境美观,也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夏天到了,在小区里遛弯总能闻到一股臭味,很多宠物随地大小便,主人也不处理,这种不文明现象是对社区环境的破坏。”居民杨先生说。
为此,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迅速行动,“宠物公厕”一个个出现。新华社区、梅山社区巧妙利用小区闲置空间,精心打造了既实用又美观的“宠物公厕”。梅山社区工作人员联合物业,在远离居民楼的社区绿化角落,用彩色木桩圈起一块场地,选用沙子铺底,由物业管理人员负责,每日进行清扫和处理,保证“宠物公厕”干净整洁。新华社区工作人员别出心裁,将废旧轮胎喷漆美化后,在内部铺上沙子,立起了“宠物公厕”的牌子。
遛狗时,让自家“毛孩子”也能“文明如厕”。为了提高“宠物公厕”的使用效率,让它真正发挥作用,新华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定期开展‘文明养犬’宣传活动,引导养宠家庭提高‘宠物公厕’的使用频率,同时充分发挥志愿者的服务作用,对已投入使用的‘宠物公厕’进行定期清理、灭菌。”
“宠物公厕”,这些不足5平方米的“方寸之地”在居民生活中发挥着大作用。为营造和谐有序、清洁整齐的社区,徐家楼街道不断努力着。
闪电新闻记者 王迅 通讯员 杨玉洁 王婧文 周丞 泰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