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座名人汇聚的古城,无数的名字已刻进街巷的年轮,千年的文脉至今跳动不息。探寻名人印记, 解锁城市密码;让我们对话古今,共赴传奇。

4月26日下午“成都规划馆·说”专题讲坛第28期《图解成都历史名人系列讲座》第一讲《在成都,对话司马相如》在成都规划馆四楼精彩开讲!主讲人冯晖老师以丰富的图片资料和深入的研究成果为听众们挖掘了成都千年来的城市变迁以及“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的历史点滴获得了全场听众的一致好评



主讲老师信息





本次讲座,冯老师首先介绍了自己作为地道街娃儿的深厚成都情结,随后以古代成都地理格局展开探讨。通过简单而形象的地理图片讲述了成都由汉至清的城市发展变化。





提及司马相如与汉赋,冯老师列举并介绍了诸多经典作品。尤其是陈皇后与《长门赋》的历史典故,他引用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的评价“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肯定了司马相如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在讲述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时,冯老师也秉持着严谨的学术态度“研究典故,更要研究其背后的制度”,并对汉代婚姻制度与择偶观都进行了讲解,精彩的内容让听众们沉浸其中,仿佛重返了那充满烟火气的酒肆之间。





随后,围绕司马相如与汉代皇帝的关系,以及秦汉时期临邛与卓家的轶事,冯老师陆续展开了深入的挖掘和探讨。在汉代怎样才能去朝廷当官?当时的临邛有何种特殊的地位?诸多有趣的话题被一一解读,听众们也不断记录下重要的历史资料。





问答环节中,面对小朋友提出的,关于“司马相如品德不佳”的尖锐质疑,冯晖老师也笑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确实记载他有花心和受贿一类的问题,但是我们对历史人物要客观地看待。司马相如是一位鲜活的人,一定会有缺点,但他也为国家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绝不能因此否定他重要的历史地位”。有趣而辩证的回答给予了听众们新的启发





在全场听众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活动圆满落下了帷幕,冯晖老师的精彩讲述不仅让听众们得以与一位生动鲜活的司马相如,再度对话也将一个真实的汉代成都呈现于眼前,为大家深入研究这位“汉赋四大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