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缴纳社保。主要是他们觉得自己工资本来就不高,每个月收入中的很大一笔都缴纳了社保。而且,当前社保基金的“现收现付制”,就是拿年轻人缴纳的社保,去赡养现在的退休老人,这让他们觉得很不公平。



此外,这些年轻人还担心,他们现在缴纳社保,社保基金拿了他们的缴费去赡养退休老人,而等到年轻人将来退休时,养老金出现巨大缺口,届时也未必能领到养老金。而对于一些年轻人不愿意缴纳社保的问题。有专家表示批判:现在年轻人只想躺平,得过且过,缺乏社会责任感。

不过,央行前行长周小川则为年轻人说了公道话。他表示:在现有名义个人账户下,个人缴费实际用以统筹基金,若过度突出“现收现付制”,即在岗职工缴费支付当期退休老人的养老金,面对持续攀升的抚养比,难免消解年轻人的制度参与意愿,甚至激化代际矛盾。



周小川意思是当前社保基金的“现收现付制”就是拿年轻人缴纳的社保,去支付现在退休老人的养老金,这会让年轻人觉得自己缴纳社保是在为退休人员“打工”,这会影响到年轻人缴纳社保的积极性。为此,周小川提出了解决方案:即个人账户养老金“供一配一”的模式。

简单的说,就是年轻人每缴纳一份社保,国家就往他们的个人账户里投入相同数额的资金。而这一模式,主要是借鉴了国外的401K计划,旨在激发年轻人缴纳社保的积极性。事实上,当前我国的社保的“现收现付制”也确实需要进行改革,否则不具备可持续性。



主要原因是我国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数量越来越多,年轻人数量越来越少,未来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所缴纳的社保,将不足以赡养数量如此众多的老年人群体。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48年,1个年轻人,就要养2.7个老年人。

此外,生活成本的上升也导致了部分年轻人断缴社保,尤其是对于灵活就业者来说。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到2022年,我国总就业人口为7.4亿人,其中灵活就业人数已超2亿,占总就业人口的27%。社保缴费是他们一项沉重的负担。以上海为例,最低社保缴费金额高达2558元,一年30696元。对于灵活就业者来说,这笔钱全部需要他们自己承担,是一笔非常不小的开支。在日常开销和租房等压力下,社保缴费成为了他们不得不考虑的负担。



这种变化,部分老年人对此感到不解。他们认为,自己年轻时也为国家做出了贡献,现在领取退休金是理所应当的,但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希望看到社保制度的改革,希望能够有更公平、更可持续的制度。

在我看来,社保制度确实需要改革。或许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的建议,养老金施行“供一配一”的方式是一个可以探索的选择。目前我国养老金主要还是在于激励机制不足,“供一配一”就是提高这个激励机制,简单来讲,就是你自己存100块,账户上就会多200块,这样应当能够使更多的年轻人更倾向于缴纳社保。



社保缴纳不仅关系到每一个人的退休生活,更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又能激发年轻人的信心。这可能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最后,我想对年轻人说,无论社保制度如何改革,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养老做好准备。从现在开始,哪怕每个月存一点钱,积少成多,未来也能有一笔不小的养老储蓄。这样,等到我们老去,至少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感到窘迫。



社保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又现实的话题。它不仅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更多的沟通和理解,需要更多的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