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当地时间早上7点40分(北京时间11点10分),巴基斯坦军队开始炮击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印度方面的电视台在直播炮击画面。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此次向巴基斯坦发动战争,可以说是典型的“冥想型思维”、“自乐型思维”的产物。
开战前,印度国内媒体与军事评论员频频贬低巴基斯坦空军战力,甚至将中巴联合研制的JF-17枭龙战机称为“廉价山寨货”。




然而现实却狠狠打了这些人的脸——巴基斯坦空军不仅拥有世界第二大规模的中国武器装备体系(仅次于中国空军),还长期与中美两支空中力量进行战术交流,具备高度灵活的作战能力。
相比之下,印度空军的“万国牌”装备显得杂乱无章,缺乏统一作战体系支撑,且在实战中暴露严重漏洞。
印度的“自嗨式”评估、过度自信的情报判断和混乱的装备体系,使其在短时间内陷入被动局面。而巴基斯坦则凭借高效的指挥协调和先进武器系统,展现出强大的应战能力。




虽然巴基斯坦陆军规模远小于印度陆军,但在北线克什米尔险要地形下,易守难攻,只要依托山口关隘据险扼守,印度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
真正的危险来自南线信德省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开阔,便于机械化部队展开,是印度可能发起重点进攻的方向。
一旦印度突破信德省,就可长驱直入俾路支省,与长期扶植的分裂武装会合,从而再度制造“东巴独立”式危机。




这场冲突不仅是军事对抗,更是制度、战略与认知的一次大考。
若未来战局持续扩大,巴基斯坦必须警惕印度在南部战线的潜在突进意图,防范外部势力借机策动内部分裂活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