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通化市以“春花为景、春游为趣、春味为食”为主题,构建“春花、春游、春味”文旅产品新体系,通过创新业态、丰富活动、强化宣传,实现假日文旅市场“南北互换”与消费活力同频共振。据银联商务大数据测算,“五一”期间,通化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36.39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总消费8.28亿元。


“表演+新场景”全民参与,文化体验多元化。通化老城·龙兴里以“掏家底式”宠客模式成为假期焦点,推出大型情景剧《觉醒》及近百场文化活动,涵盖戏韵关东二人转、非遗木偶戏、街区巡游等,累计接待游客22万人次,营业收入超130万元。集安、辉南等重点景区同步发力,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西游之寻仙五女峰》、高句丽文物古迹景区系列节目吸引游客3.4万人次,同比增长35%;辉南龙湾景区“魔幻之旅”活动接待游客3.72万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3.52%。


“文化+新业态”全域联动,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佟佳江旅游度假区推出露营、游船等10多项新业态,接待游客7.2万人次;吉旅万峰滑雪度假区开发缆车观光、温泉嬉水等项目,吸引超1万人次打卡。集安市大吉他广场音乐会、智能机器狗展演等活动接待游客近23万人次,鸭绿江国门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38.7%。全市文化场馆以人参文化展、葡萄酒艺术展等主题活动吸引5.8万人次参观,集安文博场所游客量同比增长30.2%。


“乡村+新内涵”焕新升级,民宿美食受热捧。乡村旅游融合红色文化、特色民俗等主题,推出登山观日出、果蔬采摘等20多项活动,累计接待游客39.5万人次,同比增长56.78%。钱湾“果宿”、下活龙“渔坞”等民宿连续三日满房,集安火盆街、沿江美食街等餐饮区一座难求,早市“春菜”销售火爆,带动餐饮收入超520万元。


“宣传+新模式”矩阵引流,市场热度全国出圈。通化市通过主流媒体与新媒体联动宣传,在人民网、央视等平台发布图文视频百余条。央视直播通化老城·龙兴里非遗体验及夜间经济活动,展现文旅活力。集安、辉南等地重点酒店入住率连续三日达100%。假日期间,文旅市场安全有序,累计检查文旅经营单位101家次。


“五一”假期,通化市以创新驱动文旅融合,通过多元业态、全域联动和精准营销,打造了一场全民共享的文旅盛宴,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施涛 王方轶

主审 | 王远洋 审核 | 李蕴涵 编辑 | 史林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