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此次发动袭击的最主要原因,是上个月在克什米尔发生的恐袭事件。


该事件导致26名印度教徒死亡,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内的各国领袖都对该事件进行了严厉的谴责,

但同时包括印度长期主要盟友俄罗斯在内的世界主要大国,也试图警告和阻止印巴两国发生大规模的冲突和交火。

可以说世界主要国家都不希望这两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发生冲突。


而更重要的是,尽管印度方面一再声称是巴基斯坦政府支持的恐怖组织袭击了其公民——就和以往历次发生在克什米尔的类似事件一样。

克什米尔这地方就是个火药桶,两边都说是自己的,打了七十多年也没结果。印度这次借口反恐,其实还是转移国内矛盾。

但是直到今天,印度政府并不能拿出任何具备说服力的证据来证明巴基斯坦参与了恐袭事件。

打仗这种事,从来不是谁嗓门大就赢的,也不是仅仅比拼纸面上的实力。

印度这次动手挺突然的,直接越境空袭,结果巴方立马反击,还号称打下来五六架印度战机。


数字可能有水分,但印度确实没占到便宜。

巴基斯坦虽然国力的整体实力不如印度,但军事战力并不弱,并且手里有核弹还真敢用!

巴方早就放话,巴基斯坦的核政策就是先发制人,逼急了真敢用。

印度再横,也得掂量掂量。

现在局势最尴尬的是,谁都不敢真正往死里打。

毕竟核武器都摆在那儿,打红眼了谁也收不了场。

但又不能完全不动手,否则国内舆论压不住。

那目前局面对谁更不利?

短期看巴基斯坦好像占了上风,毕竟对外宣传说击落了几架战机。

巴基斯坦空军确实有两把刷子,但是巴基斯坦也就这两把刷子,陆军就比较拉胯了。

印度这回明显想借冲突转移国内矛盾。


他们最近经济不好,失业率高,莫迪政府需要点外部敌人来转移视线。

可问题是,巴铁有我们当靠山,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有多恐怖就不用多说了吧!

号称全球军事第一的美国,却是中国出口弹药的最大买家。

在过去的数年时间里,巴基斯坦几乎重塑了整个战斗体系,而主力全是中国造!

印度最大的问题是内部不团结。

军方和莫迪各怀鬼胎,腐败严重,真打起来指挥链可能乱套。

巴基斯坦虽然穷,但军队凝聚力强,真拼命的话印度未必吃得消。

印度想用军事冒险转移矛盾,可历史证明,靠打仗解决不了内部问题。巴基斯坦被逼到墙角,反而更团结。

核威慑下,谁先动手谁理亏。


这次冲突的最终走向,其实可以参考印巴交战的历史。

1965年的第二次印巴战争,印度以为能靠闪电战速战速决,结果被巴基斯坦的坦克部队反推到亚穆纳河;

1999年的卡吉尔冲突,印度空军狂轰滥炸两个月,最后还是得靠外交斡旋收场。

对于印度来讲,这场冲突属于“明知道打不赢,但是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开打”的尴尬局面。

这些前车之鉴都在告诉我们:

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没有赢家的战争,只会制造更多的输家。

当年英国殖民者在克什米尔留下的“蒙巴顿毒丸”,

真的要继续毒害下一代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