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贺卫玲 长沙报道
“五一”小长假,长沙又双叒叕火了!
根据手机信令大数据、银联商务数据综合建模分析,2025年“五一”假期5天长沙市共接待游客811.07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31.35%;游客总花费67.78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2.39%。假期5天长沙瞬时客流(不含本地游客)的最高峰为5月3日17时的181.16万人。美团数据显示,长沙位居全国TOP10热门目的地。
长沙在“文化﹢科技”“文化﹢旅游”融合这件事上,也是创意无限!望城靖港古镇的一场“沉浸式穿越”——《花开靖港》直接封神,日均2.5万人次的游客,把靖港古镇挤上了长沙景区热门榜单,《花开靖港》更是一票难求,不得不从一天一场加到两场。
从靖港古镇到全城剧本杀,长沙用戏“复活”历史,这波操作太顶了。
文化加戏,编织“可触摸的历史”
长沙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答好“两个融合”时代命题,擦亮“三张文化名片”,实现从“网红城市”向“年轻人友好的城市”的嬗变,让青春长沙更“青春”。为此,长沙文旅不断“放大招”。
靖港古镇高甜来 “ 囍 ”,古代婚礼再现中式浪漫。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期间,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长沙调研新消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消费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打造具有特色的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深度促进文旅融合,充分激发消费活力,以消费提质升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追溯至2024年8月,沈晓明在望城调研时给长沙文旅“划重点”,要融合发展、盘活资源、改革创新。长沙加强全市旅游资源统一规划,实现有效整合、互补式发展,推出长沙铜官窑文化旅游度假区、靖港古镇、茶亭花海等长沙周边游,让长沙文旅从一域火热到全域精彩。
天心阁热力指数爆表。
百年天心阁披上“光影新衣”,变得超级酷炫。
“五一”假期,望城文旅出圈,人气火爆,图为铜官窑景区。
铜官窑古镇打铁花、陶瓷DIY,游客秒变“唐代匠人”,小红书博主狂发“穿越九宫格”。
在靖港古镇,游客乘船入场,刚下码头就懵了:卖桂花糕的货郎、变装侠客的保安、袖藏灯谜的“扫地僧”……全员NPC,一秒代入1938年的老长沙。这场涵盖舞蹈、戏曲、威亚、视觉、特效等多种演艺形式的“全域浸水漫游超感演艺”,以“日间+夜间”双线并行的模式,用80分钟浓缩了长沙北郊的烽火岁月与市井温情。威亚悬吊的帆船重现“千帆进港”的商贸盛景,特技演员演绎的难民接纳场景还原“共度国殇”的赤子之心,而移动式观众席与三条观演动线,则让游客“行浸”于虚实交错的时空隧道。
橘子洲上的红色多维沉浸式青春剧场《恰同学少年》一票难求。在青春剧场里,游客用一小时的时间去穿越百年时空,与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等成为“同桌”“挚友”。
几百米之外的《江天暮雪》,又是另一番景象。八景散落潇湘,唯“江天暮雪”独占长沙封面。曲水流觞式的宋代宴席、繁盛热闹的宋代乐坊、寒江独钓的孤舟蓑笠翁……湖湘文脉的“活态转化”在此完成。
文旅入戏,长沙的“长红”密码
湖湘文化里“敢为天下先”的硬核气质,混搭着街头巷尾的烟火气,这奇妙化学反应,直接让长沙魅力原地“爆表”。
别的城市拼流量,长沙拼的是“留量”——让游客从“打卡”变“入戏”。
在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内,《新刘海砍樵》正在让传统戏剧焕发青春,深得年轻观众喜爱,观众中年轻人占比达七成。舞台与观众席的物理界限被消解,观众成为狐仙洞府的“闯入者”,在462平方米的幻境中完成从“看戏”到“入戏”的蜕变。
《西汉有戏·辛追的家宴》演员在排练。
《西汉有戏·辛追的家宴》让原本静置于展柜的文物通过科技复刻“走上”舞台,当历史不再只是被讲述,而是被体验、被参与——我们便不再是历史的围观者,而是文化的共创者与时代的继承人。
长沙不缺历史,也不缺创新。作为一座拥有3000年历史的古城,长沙正以一种更加年轻、更加开放的姿态重新激活其文化底色。在这里,文化和历史是能互动、能拍照、能发朋友圈的“沉浸式盲盒”。
“文旅+演艺”作为一种时尚、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组合,为长沙文旅融合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大流量的大演艺顶天立地,小众化的小剧场铺天盖地,丰富了长沙文旅消费的新业态,“文化﹢科技”的组合,正在推动湖湘传统文化“焕新升级”,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文旅锻造与突破。
“塑普”喜剧出圈:今年春晚,长沙喜剧组合“漫才兄弟”徐浩伦与谭湘文,以极具长沙风格的“爆梗”惊艳全场,继奇志大兵之后,长沙“塑普”再次逗笑全国观众。长沙人生活松弛,一直有“策”的传统,漫才兄弟驻演的笑嘛脱口秀俱乐部,笑工场、得乐社等相声剧场也在街头巷尾遍地开花,无论是传统相声还是新晋脱口秀,经典的、流行的,总有一款能逗笑你。
小剧场遍地开花:近年来,长沙积极探索演艺新空间的发展模式,现已拥有开心麻花沉浸式剧场、笑嘛脱口秀俱乐部等各类演艺新空间,涵盖了话剧、音乐剧、脱口秀、相声、沉浸式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
商场带剧场:市中心的悦方就拥有《开关SWITCH》《疯狂星友团》、松果喜剧3个小剧场;北边的大悦城周边也有《疯狂理发店》、笑嘛剧场、笑仿剧场多个项目。长沙印象汇有魔脱喜剧脱口秀,河西荟聚购物中心有嘻嘻分子脱口秀剧场,小剧场深入商场、商圈,形成了“剧场集群”。
笑工场天心阁剧场开业,“五一”假期加场演出。
一场大戏,激活古镇千年记忆
“五一”假期靖港人气火爆,释放文旅+消费活力。
近年来,望城编制出台《望城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以铜官古镇、靖港古镇为龙头,加快湘江古镇群2.0开发建设,形成“一湖两镇”重点突破、“一江两岸”比翼齐飞的生动局面。
2023年底,在靖港古镇2.0版建设运营领导小组指导下,望城产投集团与湖南华夏投资集团携手合作,组建成立合资公司——长沙靖港古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靖港古镇景区进行专业化运营。增建了新游客服务中心、芦江阁、大型实景演艺剧场、芦江沿线六大演艺节点、景区亮化、老街风貌设施改造等多个项目,并围绕靖港民俗文化、戏曲文化、水运文化、商贸文化和红色文化等搭建景区产品体系。独具地方特色的文旅演艺体验,不仅能够加深游客对当地历史文化的理解,也能刺激文旅消费。
《花开靖港》演出现场。
经过品质提升及演艺改造,靖港古镇2.0版以“文化IP型”蝶变为目标重磅来袭。景区亮化工程点亮青石板路的星火灯笼,智慧旅游系统串联起虚实交织的观演动线,水上演艺《花开靖港》更以“文化+科技”的融合创新,再现“老长沙的清明上河图”繁华图景。
靖港大集激活创意经济。
从“观看”到“参与”,从古镇街区到“流动的戏台”,靖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可消费的“场景产品”。例如,“水上婚礼”表演不仅还原传统婚俗,更推出“喜船婚拍”旅拍套餐;“黄金年代”情境秀复刻80年代供销社场景,游客可用复古粮票兑换靖港特产。
靖港古镇。
靖港的文旅野心,远不止于一场戏、一条街。望城区投入60亿元织就“快达慢游”交通网,增设五一接驳专线,让游客从地铁站直达景区;靖港镇联动千龙湖、西围子露营基地等周边资源,推出“日游古镇、夜宿湖滨”的度假动线;甚至与院士团队合作,将茶田、辣椒大棚转化为研学基地,让“农业景观”变身“文旅IP”。游客在云游茶园采春茶,到绿之源大棚摘“湘赢辣椒”,再到湖畔餐厅品尝“全鱼宴”,一条产业链串联起“从田间到舌尖”的消费闭环。
2025,这座枕水千年的文化地标正以“双生IP”构筑湖湘文旅新坐标系:“花开靖港”激活湖湘人文图谱,使戏韵长沙的水袖罗衣在数字文旅场景中绽放新姿;“靖港大集”重构千年商埠基因,让烟火长沙的市井文脉与当代创意经济共振共生。
诚然,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以本土文化为灵魂,以深度体验为核心,通过打造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展现独具特色的文化IP魅力,方能激发游客的持续消费动力,让更多“头回客”成为“回头客”。
当别的城市还在复制“古镇模板”,长沙早已用戏剧“复活”历史,用科技“重启”文化,用创新“激活”商业!这波操作证明:文化不是古董,而是能让人“上头”的爆款IP。